2023年 12月 07日 星期四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百年相思樹紅土木炭窯被消失 社區發起收拾炭窯素材以重建

記者:張俊明 新聞分類:台灣在線 更新日期:2023-06-23 09:00:00

文字級數:
百年相思樹紅土木炭窯被怪手夷為平地。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台中市的文化遺產又有一處「被消失」,位於台中市大肚山西側淺山地區的晉江寮,原保有台中僅存的百年相思樹紅土木炭窯,不過由於地主因土地開發應用因素將計畫拆除,雖然在當地社區民眾與當地台中市沙鹿區晉江社區發展協會努力爭取保留或有折衷保護方案,以期將有百年的相思樹紅土木炭窯保留,希望與地主能協調出共存共榮的方案,讓這座被世代守護的百年相思樹紅土木炭窯文化資產能留給下一代,不過,在6月付14日的協調會中,地方與地主並未達成共識,隔日6月15日地主已派工火速開動怪手將百年木炭窯拆毀夷為平地,台中市沙鹿區晉江社區發展協會提出訴求,將呼籲關心歷史文化資產的民眾,參與收拾現散落於工地的土窯原始素材,來重建紅土木炭窯,保留、傳承大肚山木炭窯百年工法和木炭窯的生活記憶。

當地居民與沙鹿區晉江社區發展協會表示,大肚山西側淺山地區的晉江寮,保有台中僅存的百年相思樹紅土木炭窯燒,是該地百年台灣山林生態人文的唯一見證歷史文化資產,若能被保留、賦予新生,以百年土炭的餘溫餘香持續地向未來的世代訴說台灣的故事。不過,該百年相思樹紅土木炭窯已於6月15日被夷為平地了,令當地居民、文史工作者與珍惜文化資產的民眾錯愕痛心,直呼台中市的歷史文化資產又消失了一個,在素有文化城的台中市而言甚是可惜。

六月相思樹花開,大肚山上滿山金黃色花海綻放,光鮮亮麗,山下晉江寮土炭窯灰頭土臉、靜靜地守護著過去的烈焰。台中市沙鹿區晉江社區發展協會感嘆,曾經炙熱,如今冷卻的歷史,是否會就此被人們徹底的遺忘?畢業於植物相關科系,路過該處立即投入搶救木炭窯的郭姓學者表示,從植物學課程上認識相思樹被燒成炭的歷史,卻從來沒想過能親眼見到一座真的木炭窯!如今不敢相信現在這座唯一的木炭窯被火速拆除,台灣山林在社區珍貴的記憶成為一堆紅土。

對於百年相思樹紅土木炭窯被拆除,當地居民不捨的感慨說,「需要時就地取材、功成身退時回歸大地,似乎也是百年來炭窯們的生命循環吧」,只是這座台中唯一也是最後的百年相思樹紅土木炭窯,原本社區希望它可以被珍惜,希望與地主能協調出共存共榮的方案,讓這座被世代守護的百年相思樹紅土木炭窯文化資產能留給下一代,社區願與新地主商討商場和木炭窯的共存方案,但新地主有不同的看法,無法理解紅土木炭窯在社區居民內心的意義,如今百年相思樹紅土木炭窯已消失,已成憾事,目前當地文史團體「晉江社」正發起連署運動及未來活動規劃。

台中市沙鹿區晉江社區發展協會已發起「重建百年相思樹紅土木炭窯運動」,號召民眾共同收拾現散落於工地的土窯原始素材,來重建紅土木炭窯,以保留、傳承大肚山木炭窯百年工法和木炭窯的生活記憶。台中市沙鹿區晉江社區發展協會也期望在台灣,怪手連夜變成殺手毀滅具備文化資產潛力珍貴文物的事件,不要再發生。

最新台灣在線

南投縣首家民間團體籌款自建專業長照機構大樓動土

【記者張偉成/南投報導】由社團法人南投縣紅十字會在榮譽理事長汪清倡議及理事長向恒達等眾多幹部會員志工共同努力下,歷經艱辛克服用地變更難關,更籌措多達約6,500萬元,大手筆打造綜合長照機構大樓,預計兩年內建成啟用,將是全縣首家由民間團體籌款自建,為南投縣已達全縣人口20.7%的老年長輩,亟需的長照服務注入活水新動能。

北市文化獎僅參考簡歷事蹟 參賽作品未被審閱引爭議

【記者張俊明/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第27屆「台北市文化獎」已經評審評選出四位得獎人,分別為台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文資學者米復國、牯嶺街小劇場掌門人姚立群以及紀實攝影詩人張乾琦等對文化發展具有貢獻者。但本屆台北市文化獎在評選過程被質疑有瑕疵,初選僅參考參選人書面資料,而未對參選人附件作品審核,有文化界人士認為台北市文化獎,獎金高達五十萬元,評審只依據書面資料就決定複選或淘汰,沒有慎重參酌參賽者所附成就作品及附件成就的水準與貢獻質量,會形同「作文比賽」。

亞洲最大焢窯樂12/3白河登場 體驗農村生活日常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芬)農村水保署臺南分署於今(12/3)日於臺南巿白河區將軍山農場辦理「農村大學堂 文化小日常-亞洲最大焢窯樂」活動,現場有超過100窯的焢窯野炊、採果、農村生活文化體驗等,吸引超過1500人參與活動。現場展現取之於自然、用之於生活的農村日常生活,例如石磨體驗、竹藝體驗、還有小朋友喜歡的童玩體驗。還有透過手作來認識常民文化的DIY體驗,例如竹編DIY、爆米香DIY、手作豆腐乳、年糕製作、竹水槍體驗等等,讓民眾能從活動中體驗過往農村生活樣貌,珍惜農村以前的生活文化。

烏日銀髮共生宅高齡新生活 中山附醫協力長輩生理機能活動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台中市烏日區打造的第一棟「合勤共生宅」,在交通上緊鄰台鐵烏日站與高鐵烏日站,在緊急醫療上鄰近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共生宅由合勤健康事業規劃,在2020年6月啟用後僅半年,其進住率迅就速六成,目前共生宅已近滿房,足見共生宅相當受到高齡長輩的歡迎,合勤共生宅結合健康、養護需求,以及共學、共創、共遊、共好、共食等模式,在台灣進入高齡化的社會,適合高齡者需求的新型態住宅。

彰化市老人互助聯盟「銀髮藝術聯展」開幕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彰化市老人互助聯盟「銀髮藝術聯展」,11月29日起至12月12日止在彰化市婦女學苑(旭光路69號2樓)熱烈登場,展出時間為周二至周六上午8時30分至下午8時30分、周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周一休館),29日下午2點舉行開幕典禮,市長林世賢歡迎大家踴躍前往觀賞。

觀看熱門新聞

烏日銀髮共生宅高齡新生活 中山附醫協力長輩生理機能活動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台中市烏日區打造的第一棟「合勤共生宅」,在交通上緊鄰台鐵烏日站與高鐵烏日站,在緊急醫療上鄰近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共生宅由合勤健康事業規劃,在2020年6月啟用後僅半年,其進住率迅就速六成,目前共生宅已近滿房,足見共生宅相當受到高齡長輩的歡迎,合勤共生宅結合健康、養護需求,以及共學、共創、共遊、共好、共食等模式,在台灣進入高齡化的社會,適合高齡者需求的新型態住宅。

北市文化獎僅參考簡歷事蹟 參賽作品未被審閱引爭議

【記者張俊明/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第27屆「台北市文化獎」已經評審評選出四位得獎人,分別為台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文資學者米復國、牯嶺街小劇場掌門人姚立群以及紀實攝影詩人張乾琦等對文化發展具有貢獻者。但本屆台北市文化獎在評選過程被質疑有瑕疵,初選僅參考參選人書面資料,而未對參選人附件作品審核,有文化界人士認為台北市文化獎,獎金高達五十萬元,評審只依據書面資料就決定複選或淘汰,沒有慎重參酌參賽者所附成就作品及附件成就的水準與貢獻質量,會形同「作文比賽」。

彰化市老人互助聯盟「銀髮藝術聯展」開幕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彰化市老人互助聯盟「銀髮藝術聯展」,11月29日起至12月12日止在彰化市婦女學苑(旭光路69號2樓)熱烈登場,展出時間為周二至周六上午8時30分至下午8時30分、周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周一休館),29日下午2點舉行開幕典禮,市長林世賢歡迎大家踴躍前往觀賞。

漢翔岡山廠近三年節電量已超6百萬度 獲經濟部節能標竿銀獎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甫獲得「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獎」及「國家企業環保獎」的漢翔公司,11月29日再獲經濟部「節能標竿銀獎」殊榮,由王美花部長親自頒獎,漢翔發動機事業處王芳華處長受獎。

亞洲最大焢窯樂12/3白河登場 體驗農村生活日常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芬)農村水保署臺南分署於今(12/3)日於臺南巿白河區將軍山農場辦理「農村大學堂 文化小日常-亞洲最大焢窯樂」活動,現場有超過100窯的焢窯野炊、採果、農村生活文化體驗等,吸引超過1500人參與活動。現場展現取之於自然、用之於生活的農村日常生活,例如石磨體驗、竹藝體驗、還有小朋友喜歡的童玩體驗。還有透過手作來認識常民文化的DIY體驗,例如竹編DIY、爆米香DIY、手作豆腐乳、年糕製作、竹水槍體驗等等,讓民眾能從活動中體驗過往農村生活樣貌,珍惜農村以前的生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