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通訊社/產經訊息中心) 瑞士洛桑2014年7月7日電 /美通社/ -- IMD 商學院 (IMD Business School) 金融學教授兼其世界競爭力中心主任 Arturo Bris 預測,全球性經濟危機很有可能發生並且沒有採取足夠的舉措來避免其產生。根據統計數字,他稱全球最早將在2015年4月發生金融危機並於2016年3月結束。
Bris 聲稱,導致危機的原因來源於8種可能的情形:
1.股市泡沫
在過去一年中,股市表現極其不切實際,這種情形在某種程度上將會爆發危機。2014年,分析者在第一季度表現出沮喪心態,因為盈利與市場預期不符。這意味著市場如果在盈利方面回歸到一個合理水平,股市將縮水30%至35%。
2. 中國的銀行業
嚴重的危機可能源於隱患不斷增長的中國銀行業。該體系由主要面向政府機構的貸款業務組成,而這些機構的業績沒有得到良好監管並且沒有公開競爭。如果該體系奔潰,它將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3. 能源危機
作為全球的天然氣生產國,美國可能引發能源危機。如果美國開始向世界其它地區開始出口天然氣,俄羅斯可能感覺受到威脅,從而導致地域政治格局動盪。美國應該可以控制能源價格並對英國、印度和日本等國產生影響。
4. 又一種房地產泡沫
巴西、中國、加拿大或德國等國存在發生房地產泡沫的風險。房價由於貸款規模巨大而不斷上漲,購房者在沒有意識到他們不遵循基本價值的情況下推動價格上升。
5. 評級與破產:「BBB 被視為全新的 AA」
多家公司目前負債過多,而全新標準是獲得 BBB 評級。在美國,僅有3家公司擁有 AAA 評級,它們分別為:埃克森美孚 (ExxonMobil)、微軟 (Microsoft) 和強生 (Johnson & Johnson)。如果評級是破產的指示器,那麼所有公司將會破產。如果利率上調2%,一半的企業將會破產消失。
6. 戰爭與衝突
除了歐洲部分地區和美國以外,幾乎所有地區都面臨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即便沒有發生戰爭,克里米亞當前危機等事件也會引發市場奔潰。
7. 日益加劇的貧困
全球性整體貧困有所加劇,當窮人越窮,社會衝突就會產生。針對收入不平等的改革通過減少創新帶來的收益,也會進一步阻礙創新和發展,從而對經濟造成威脅。
8. 現金和惡性通貨膨脹
央行和企業持有的現金過多最終會破壞經濟。歐洲中央銀行 (ECB) 向金融機構放貸並將其收回,這是一種危險的循環。目前,谷歌 (Google) 可以購買大部分的愛爾蘭國土,微軟則可購買一半以上的新加坡國土,但這是不道德。
Bris 表示:「雖然許多國家自2008年危機後似乎最終實現復蘇,但我們不應該自滿。我們很少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在面臨已知即將來臨的危機之際,沒有採取行動。」
Arturo Bris 是 IMD 金融學教授,還是 IMD 世界競爭力中心主任。他是 IMD 的 Orchestrating Winning Performance 計劃的主題演講者並在此發佈了其有關未來的預測。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