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張偉成台北市報導)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展22日在南港展覽館、世貿一館區開展,臺北市長郝龍斌宣示,對於爭取世界設計之都,臺北已經準備好了!歡迎大家到臺北館來參觀,見證臺灣的創意,並為臺北加油打氣。
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展南港展覽館、世貿一館區開展,行政院副院長陳冲、經濟部長施顏祥、臺北市長郝龍斌與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sid)理事長Mark Breitenberg、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Icograda)理事長Russell Kennedy以及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理事長Shashi Caan,在來自各國的設計菁英見證下,合力拼上設計大展交鋒標誌,宣布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展3大展區同步開展。
身為本次世界設計大展主辦城市市長,郝龍斌表示,臺北市能夠與經濟部共同主辦本次大展,他感到非常榮耀,因為這不只是臺北市、也是臺灣、亞洲甚至世界有史以來辦過最大規模的設計展覽,一共結合了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及室內設計三大領域,跨界同步展出。
除了歡迎民眾到世界設計大展來盡覽各國精英的創意作品,郝龍斌也不忘推銷市府在南港展覽館設置的臺北館。他指出,臺北館的設計沿用花博流行館的環保創意概念,採用回收寶特瓶設計,充分彰顯臺北「資源有限、創意無限」的特色。
郝龍斌指出,本次設計大展除了新開幕的南港展覽館區以及世貿一館區,松山文創園區已在9月30日由11個展館搶先開展,至今已累計了超過50萬的參觀人次。郝龍斌說,在參觀的人潮中,年輕人特別多,松山文創園區已經是全世界年輕人密度最高的一個地方,由此可看出年輕世代對於創意設計的喜愛。
郝龍斌說明,南港展覽館及世貿一館展區的展品,是以企業界以及學生作品為主題,有別於以文創、室內設計為主題文的松山文創園區,各有各的特色,都非常值得前往參觀。
郝龍斌強調,設計就是國家競爭力的象徵。他說,舉目前最夯的蘋果i-phone手機作為例子,每賣出一支,負責研發、設計的美國蘋果公司就有將近60%的利潤,而代工的廠商只能分到不到1%的利潤。從此可看出創意、設計,就是國家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
對於臺灣近年來在設計上的優異表現,郝龍斌讚不絕口。他說,這幾年來,臺灣在國際四大設計展的表現都非常傑出,在德國iF、美國IDEA、日本Good Design、德國reddot等國際四大設計大賽裡表現亮眼。尤其2010年臺灣設計作品在iF大賽的獲獎數,更是亞洲之冠,囊括10%的獎項。再再說明臺灣在創意、設計上的表現,已獲得了世界的肯定。他指出,臺灣設計傑出的表現,讓臺北市在與13個國家、共19個城市的激烈競爭中勝出,獲得辦理第一屆世界設計大會的主辦權。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