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兩岸業界訪談】APP研發需以人為本 熊俊 創始人 廈門同步網路有限公司

記者:媒體聯播公共平台 新聞分類:業界商管 更新日期:2015-03-04 19:00:00

熊俊,廈門同步網路有限公司創始人,技術出身的80後,曾就職于網龍,期間研發了91助手。離開網龍後,於2010年開始創業,創辦了廈門同步網路有限公司,研發的同步推,是國內最大的移動分發和遊戲聯運平臺之一。公司擁有國際製作水準的研發團隊,競逐全球移動互聯網市場。 圖/精英訪談 hhczy.com
(行行出狀元-菁英訪談 hhczy.com) 現在幾乎所有成年人都人手一部手機,除了通訊功能之外,使用者可以選擇非常多移動端的應用工具來滿足自己不同的需求。那麼,移動端用戶對於工具的依賴經過了怎樣的變化,他們的痛點是什麼?應用研發商要如何去尋求與使用者需要的契合點?本期精英訪談有幸採訪到同步推的創始人熊俊,談談他對移動互聯網以及創業本身的看法。

主持人 : 您研發的其中兩款手機應用,在當下都有各自的市場。您能否談談移動互聯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而移動端用戶最大的需求是什麼?

熊俊: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PC端的使用量相應減少,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從2007年到現在其實已經經歷了三次轉變,2007年到2013年上半年,處於工具化階段;2013年下半年到現在的娛樂;而從現在開始慢慢向電子商務化、當地語系化服務轉變。那麼相應的,用戶在每個階段的需求、所遇到的問題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2010年的時候,還處在工具的早期,使用者需要很多的工具來解決他的問題,會關注哪些工具比較好,都在哪裡下載,等等。可能解決一個問題要裝好幾個APP,因為同一款APP不一定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比如優化照片,不僅有美圖秀秀,還會有camera360、百度魔圖等相似應用。而隨著工具化的結束,用戶對工具的需求會越發集中,同一類型的工具用戶只會留下一兩個。

到了2013年之後用戶開始思考:我的手機能用了,那能玩嗎?開始關注娛樂,他們會關心遊戲要去哪裡下載?對於工具可能只會用一個,但是對於娛樂,就像同樣一個歌曲,你聽過孫燕姿的版本,你可能也願意聽聽王力宏唱的。也就是內容是重複消費的,而每一個階段用戶的搜索結果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用戶的需求也在隨之變化,產品在這個過程也要不斷去調整。

主持人 : 91助手和同步推都是您研發的應用,但我們對同步推的認知相對少一些,請您簡單介紹一下這款應用,相對於91而言,產品有怎樣的特性?

熊俊:其實這兩款產品都是在做應用的分發和遊戲的。同步推是我離開91之後做的產品,2010年當時剛開始創業,使用者對內容的獲取還處在工具化的早期,由此切入,我們做了這個應用的分發工具,也算是在做一個分發管道。

關於特性,我想,在產品推出的初期特性比較明顯,但是會發現越往後,產品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唯一性就減弱了。在當時而言,我們認為還處在移動互聯網的早期,同步推是國內第一個從移動端去做分發的產品,而91主要是從PC市場切入開始的。

主持人 : 從您的描述中,能感受到您對兩款應用的定位是不同的。那您是如何在91之後,讓一款相近的工具有自己的市場呢?

熊俊:事實上,這兩款產品差別還是很大的。今天的產品,已經不再是像傳統商業那樣,我先做一個產品之後再去找使用者,所有的關注都在於產品本身怎樣,然後再想辦法怎麼樣讓使用者去接受這個產品。今天在互聯網上的思路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大家更關心的是用戶,是那些人,他們要什麼,而你在為哪一些人做東西?那些人的需求是什麼、困難是什麼、痛點是什麼,我只關心的是這些人以及能給他們做什麼樣的服務。就像小米在做它的路由器的時候,把路由器全拆成零件來裝在盒子裡面賣,而不賣成品,這樣的直接結果就是普通用戶不會買,購買者一定是動手能力很強的玩家;像美柚,使用這款工具的基本是女性,他們的服務也只針對女性。換句話說,現在的產品都試圖通過某種方式把某些使用者隔離在外,只服務於那些核心粉絲。

對我們而言,顯然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手機端使用者作為我們的用戶,這樣也不可能成功,而我們對於自己用戶的定位一定是玩家,我們要為我們的核心玩家做更好的服務。而且用戶本身也會變,時下的用戶可能是90後,他們的需求和70後、80後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需要時刻關注使用者需求是不是發生了變化,跟隨這種變化去調整自己的產品,讓產品不斷得以改善和更新。

主持人 : 您的受眾都是移動端上的個體使用者,那您對產品的推廣是怎麼做的?

熊俊:坦率講,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推廣的事情,也沒有在大力度的做推廣這件事。我們更關注的是,怎麼樣讓用戶做的不錯,用戶是不是願意告訴他的朋友。首先我們要有所謂的粉絲,就是硬核玩家,他們平時在玩的過程也是會遇到一些問題,並且主動搜索的能力很強,我們的產品都會放在粉絲聚集的地方,比如說威鋒,讓他們去體驗。我們一開始並沒有想著產品可以傳多大,而是在意玩家會不會覺得這是一個好東西,能夠解決他們問題的工具。因為這些玩家一旦認同產品之後,就很願意做一個傳播者。

聯播原載 菁英訪談 http://fangtan.hhczy.com/dhjy/show/18318.shtml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