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縱情陶藝創作40載 楊文霓於國美館展現心靈生活的觸動

記者:蘇彩娥 新聞分類:流行藝文 更新日期:2017-04-09 22:35:00

(右起)國美館蕭宗煌館長, 藝術家楊文霓, 劉鎮洲教授, 莊秀玲女士於展場合影。。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蘇彩娥/台中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即日起推出「作陶40年—楊文霓個展」,9日舉辦開幕式,由國美館蕭宗煌館長主持,台灣藝術大學劉鎮洲教授、台灣陶藝聚落總主編莊秀玲女士、藝術家柳炎辰、徐永旭、蔡榮祐等均蒞臨開幕式,藝術家楊文霓並特別邀請秋山堂的茶藝師帶來茶道表演,以阿里山紅茶豐富細緻的風味與展出作品完美結合。

國美館蕭宗煌館長表示,本次很榮幸可以展出楊文霓40年來的精彩創作,展品包括80年代的容器與陶壁、90年代的刻紋系列及千禧年後的大型公共藝術等,均展現蓬勃的生命力。劉鎮洲教授及莊秀玲女士特別強調楊文霓在臺灣陶藝推廣上的成就,影響許多臺灣年輕一代陶藝家的創作風格。

1946年生於美國馬里蘭州的楊文霓,1947年隨父母返居上海,1961年輾轉由香港來臺並就讀北一女中。1967年申請進入美國密蘇里州威廉伍氏學院主修數學,後因選修陶瓷課程,觸動蘊藏內心深處藝術創作的基因,而在1972年改申請密蘇里大學藝術研究所就讀,主修陶瓷、副修設計。1974年畢業時為臺灣首位獲得陶藝藝術碩士的留學生。楊文霓1975年返臺後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從事古代官窯陶瓷技術實驗與研究,對傳統陶瓷的深切體認,也豐富了她的創作內涵。學養俱佳的她,在東方美學的薰陶,並融會於西方藝術思潮及技法的激盪下,恣情放意,作品除沿襲傳統的古典、雅緻外,並以寫實與創新風格,體現對自然的至情。1979年舉家遷居高雄澄清湖畔後成立個人工作室,投身現代陶藝實驗與創作,並致力於陶藝教學與推廣活動,展現出旺盛的企圖與熱情。楊文霓表示,自己的作品風格一再轉變,在移居高雄近40年後,開始在作品中展現南台灣的陽光與植物,而創作了一系列色彩繽紛、充滿豐沛力量的作品。

「作陶40年—楊文霓個展」展出陶藝家楊文霓女士自1980年至2017年的陶藝作品及大型戶外裝置陶藝創作近60件。楊文霓80年代作品以生活容器、陶壁為主,在傳統東方陶瓷技法細膩的韻味中,結合西方的自由拼貼設計趣味,在造型表現上,具內斂、靜謐及優雅的美感,不拘泥於寫物之形,更著重於表達陶藝獨特的風貌。90年代創作以刻紋陶系列為主,自然界的花葉、飛鳥、流雲、水波等是她創作的泉源,在鍥而不捨不斷地重複試驗、燒煉下,使中國傳統陶瓷裝飾技法得以再現,出窯作品呈現深色刻紋和綠色釉面併存的剔透感,造型流暢且蘊含生機與靈性,憑添豐富的敘事想像空間。千禧年後,楊文霓創作轉向大型陶壁公共藝術製作,以明亮繽紛的色彩,表現亞熱帶植物、花鳥的盎然生機,蘊含其對自然的深情投注,演繹對生命與環境的關愛,透過陶藝創作重新召喚人與自然環境的邂逅與脈動。

楊文霓縱情陶藝創作40載,將陶土、釉彩與自然意象焠鍊成她生命的符碼。她以具象寫實為創作主軸,並實驗抽象表現形式,試圖在東西文化中找尋與自我心靈契合的陶藝品味。並透過陶藝作品,闡釋生活經驗的轉化、自我意念的表達及心象投注,創作出獨特且鮮明的陶藝風貌,並具體而微地呈顯她對陶藝的傾注與執著,及創作的風格演變脈絡。

國立臺灣美術館期盼透過此展,呈現藝術家對自然環境的深情凝視與關注,以作品的意蘊和觀者作一精彩的對話,喚醒每個人潛在美的自覺與心靈的觸動。「作陶40年—楊文霓個展」於國美館203-205展覽室展出至7月23日,歡迎民眾參觀。展覽詳情請參考國美館官網: www.ntmofa.gov.tw。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