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劍橋和中國北京2019年9月30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 (納斯達克代碼: 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是一家處於商業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專注於用於癌症治療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和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公司今天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公佈了其在研抗PD-1抗體替雷利珠單抗以及其在研PARP抑制劑pamiparib的臨床數據。
百濟神州腫瘤免疫學首席醫學官賁勇醫學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公佈替雷利珠單抗在中國的第二項適應症尿路上皮癌(UC)中的關鍵數據,並期待與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此項正在接受優先審批的新藥上市申請開展下一步的對話。此外,公司在大會上還公佈了pamiparib作為單藥以及與低劑量替莫唑胺(TMZ)聯合用藥的臨床數據,也期待能看到計劃明年公佈的pamiparib在中國開展的3期以及關鍵性2期臨床試驗數據。我們由衷地希望這些療法能為在抗擊上述適應症以及其他癌症的患者們帶來有意義的治療方案。」
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亞洲PD-L1呈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UC患者的一項2期臨床試驗有效性與安全性數據的首次報告
海報編號:920P
這項多中心、開放性的替雷利珠單抗2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4004221)正在既往接受過至少一項鉑治療的中國和韓國PD-L1呈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UC患者中開展。試驗設計旨在評估替雷利珠單抗在推薦2期試驗劑量(每三週一次劑量為200毫克的靜脈注射給藥)下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有效性,試驗主要終點是由獨立評審委員會(IRC)根據RECIST實體瘤療效評估標準1.1版的客觀緩解率(ORR)。
截至2019年2月28日的數據截點,113位患者入組了該試驗,其中38.9%的患者先前接受了兩項(32.7%)或至少三項(6.2%)治療,23.9%的患者發現肝轉移。所有患者中的中位治療時間為15.3周(2-72)。截至數據截點,30位患者(26.5%)仍在接受治療。
在104位符合療效評估的患者中,確認的ORR為23.1%,包括IRC評估的8位達到完全緩解(CR)的患者以及16位達到部分緩解(PR)的患者。其餘結果包括:
中位持續緩解時間(DoR)尚未達到。在24位達到緩解的患者中,19位(79%)在數據截點時緩解還在持續;以及
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分別為2.1個月和9.8個月;
替雷利珠單抗總體耐受。105位患者出現了至少一項與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TRAE),其中最常見的任何級別的TRAE為貧血(26.5%)、食慾不振(18.6%)、發熱(16.8%)、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15%)以及瘙癢(15%);
39位患者出現了三級及以上的與試驗用藥相關的TRAE,最常見的為貧血(7.1%)、尿路感染(4.4%)、食慾不振(3.5%)以及低鈉血症(3.5%);
12位患者(11%)由於與試驗用藥相關的不良事件(AE)中斷治療。與試驗用藥相關的嚴重AE在11位患者(9.7%)中出現;
免疫相關的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出現在64%的患者中。常見的免疫相關的TEAE包括免疫介導皮膚不良反應(34%)、免疫介導的肝炎(24%)、甲狀腺機能障礙(13%)、免疫介導的腎炎以及腎功能障礙(12%);以及
四位患者(3.5%)由於AE死亡,包括肝衰竭(n=2)、呼吸驟停(n=1)以及腎損傷(n=1)。肝衰竭和呼吸驟停經研究者評估可能與試驗用藥有關,而腎損傷可能與試驗用藥無關。
Pamiparib聯合低劑量替莫唑胺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的更新結果
海報編號:451PD
這項開放性、多中心的劑量遞增/擴展1b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150810)設計旨在評估pamiparib聯合低劑量替莫唑胺(TMZ)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最大耐受量(MTD)以及初步抗腫瘤活性。患者接受完整劑量的pamiparib聯合通過脈衝給藥以及持續給藥的遞增劑量的TMZ。
2期試驗推薦劑量以及聯合用藥順序最終確定為連續28天接受每次60毫克、每日兩次口服的pamiparib給藥,並在前七天接受每日一次60毫克的TMZ給藥。
截至2019年7月29日的數據截點,共有113位實體瘤患者入組該試驗。在入組患者中,先前接受的治療方案中位數為三項。截至數據截點,共有17位患者(15.0%)仍在接受pamiparib聯合低劑量TMZ治療。
該聯合用藥組合總體耐受。112位患者出現了至少一項TEAE,其中在不少於20%的患者中出現的最常見的所有級別的TEAE為貧血(57.5%)、噁心(54.0%)、乏力(48.7%)、食慾不振(34.5%)、中性粒細胞減少症(32.7%)、血小板減少症(31.9%)、嘔吐(29.2%)以及血小板計數減少(23.0%);
63位患者出現了與試驗用藥相關的三級及以上的TEAE,其中最常見的為血細胞減少(貧血、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以及血小板減少症),但均證實可控並可逆。相關的四級AE包括血小板減少症(11.5%)、中性粒細胞減少症(9.7%)、中性粒細胞計數減少(8.8%)、血小板計數減少(7.1%)以及白細胞計數減少(2.7%);
三位患者(2.7%)出現了與試驗用藥相關的AE並導致治療中斷。與試驗用藥相關的嚴重AE在11位患者(9.7%)中出現;
四位患者(3.5%)由於AE導致死亡,均被研究者評估為與試驗用藥無關;
截至數據截點,在66位入組劑量遞增部分試驗的患者中,有57位符合療效認定;52位患者有可評價病灶,且根據RECIST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1.1版或前列腺癌PCWG2療效評價標準,符合療效評估。結果包括:
ORR為19.3%(19位患者達到了PR);11位患者中8位達到確認的緩解。此外,在一位前列腺癌患者身上觀察到了不確認的PSA緩解;
疾病控制率(DCR)為64.9%(95%置信區間,51.1-77.1);
中位DoR為6.4個月(95%置信區間,2.1-7.7);
中位治療時間為3.7個月(0.2-18.1);以及
在一項生物標誌物分析中, 62.5%(5/8)的患者經評估為同源重組缺陷(HRD+)並達到緩解;
19位符合療效評估的、先前使用過少於或等於兩項的首選化療方案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 SCLC)患者入組了擴展分組。ORR為31.6%,有一位患者達到了CR、五位達到了PR。DCR為78.9%,中位治療時間為3.6個月(1.0-5.7),並有五位患者仍在接受治療;以及
15位符合療效評估的胃癌或胃食管癌(G/GEJ)患者入組了擴展分組。ORR為0%;DCR為33.3%,中位治療時間為1.9個月(0.3-5.8)並有兩位患者仍在接受治療。
Pamiparib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安全性、抗腫瘤活性以及藥代動力學:1期劑量遞增/拓展研究的更新結果
海報編號:452PD
這項多中心、開放性的pamiparib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的1A/1B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2361723)正在澳大利亞開展。1A期劑量遞增以及劑量探索部分確認了2期臨床試驗每次為60毫克、每日兩次口服給藥(BID)的劑量。正在進行的1B期包括了探索pamiparib在特定疾病劑量擴展分組中安全性、耐受性以及抗腫瘤活性的部分,以及探索食物對單一劑量藥代動力學影響的部分。在ESMO上公佈的結果包括更新的安全性數據以及卵巢癌以及相關癌種分組的有效性數據。
截至2019年6月1日的數據截點,101位患者入組了該臨床試驗,其中64位入組了劑量遞增的組成部分,37位患者入組了劑量拓展試驗的部分。在入組患者中,先前接受的治療方案中位數為三項。截至數據截點,11位患者(10.9%)仍在接受治療。
在101位患者中,最常見(在不少於20%的患者中出現)的、所有級別的TEAE為噁心(69.3%)、乏力(48.5%)、貧血(35.6%)、腹瀉(33.7%)、嘔吐(31.7%)、食慾不振(22.8%)以及便秘(21.8%);
在不少於5%的患者中出現的最常見的、三級及以上的TEAE為貧血(24.8%)以及谷丙轉氨酶(ALT)升高(5%);
6.9%的患者由於TEAE終止試驗治療;五位患者死亡(5%),均被研究者評估為與試驗用藥無關;
截至數據截點,根據RECIST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1.1版,共有58位卵巢癌及相關癌種的患者符合療效評估。其中,23位患者(39.7%)達到了確認的客觀緩解,包括四位達到CR(6.9%)以及19位達到PR(32.8%)。其餘結果包括:
臨床受益率為53.4%;
中位緩解時間(DoR)為14.9個月(11-17.9);
在攜帶BRCA基因胚系細胞突變或體細胞突變(g/s BRCAmut+)的31位患者中觀察到的的客觀緩解率(ORR)為61.3%,相比攜帶野生型BRCA基因或未知狀態(BRCAwt 或 BRCAunk)的27位患者中的ORR(14.8%)較高;
有22位鉑類藥物敏感性患者,23位鉑類藥物耐藥性患者,12位鉑類藥物難治性患者。在鉑類藥物敏感性患者中觀察到的ORR為77.3%;在鉑類藥物耐藥性患者中的ORR為17.4%;在鉑類藥物難治性患者中的ORR為8.3%;
在攜帶BRCAmut+且對鉑類藥物敏感的患者中,ORR為83.3%(15/18);在攜帶BRCAwt或BRCAunk且對鉑類藥物敏感的患者中,ORR為50%(2/4);以及
在攜帶BRCAmut+且對鉑類藥物耐藥的患者中,ORR為20%(2/10);在攜帶BRCAwt或BRCAunk患者中,ORR為15.4%(2/13);
藥代動力學數據表明,pamiparib血漿暴露與劑量增加幾乎成正比, 終末半衰期約為13個小時,進食與空腹無需調整 pamiparib用藥。
關於替雷利珠單抗
替雷利珠單抗(BGB-A317)是一款在研的人源性lgG4抗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單克隆抗體,設計目的為最大限度地減少與巨噬細胞中的Fc受體結合。臨床前數據表明,巨噬細胞中的Fc受體結合之後會激活抗體依賴細胞介導殺傷T細胞,從而降低了 PD-1抗體的抗腫瘤活性。替雷利珠單抗是第一款由百濟神州的免疫腫瘤生物平台研發的候選藥物,目前正作為單藥療法及聯合療法開發針對一系列實體瘤和血液腫瘤治療適應症。
目前正在開展的替雷利珠單抗的臨床研究包括一項針對二線或三線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肝細胞癌(HC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二線食道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胃癌(G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ESC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二至三線HCC患者的2期臨床研究。這些臨床試驗正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招募患者,包括美國、歐洲以及中國。
除一項針對復發/難治性(R/R)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的關鍵性2期臨床研究以及一項針對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的關鍵性2期臨床研究,百濟神州還在開展一項針對一線非鱗狀NSCL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鱗狀NSCL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鼻咽癌(NP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U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早期ESC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以及一項針對具有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實體瘤患者的2期臨床研究。這些臨床研究主要正在中國進行患者入組。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前身為CFDA)藥品審評中心(CDE)正在對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R/R cHL患者和治療既往接受過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UC患者的新藥上市申請(NDA)進行審評,兩者均被納入優先審評。百濟神州擁有替雷利珠單抗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授權。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