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治療B肝首驗B肝病毒量 歐美同步最新治療抗藥性B肝用藥

記者:產經新聞中心 新聞分類:健康醫療 更新日期:2012-02-19 00:00:00

左起Raquel Jo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irector、Pr. Harry Janssen-Professor of Hepatology and Head of the Liver Unit、BMS美國總部醫學部門執行長 Paul Slade, MD, MRCP (UK), MBA、Pr. Stephen Locarnini -Head of Research and Molecular Development, Victorian Infectious Diseases Reference Laboratory, Melbourne, Australia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吳宇善報導)台灣每年有一萬多人死於肝病,肝癌更高居男性十大死因之首,肝病防治是全民健康的問題,但很多人拖到肝癌末期,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帶原者,B肝防治還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B肝病毒量是表面抗原、e抗原外,另一個重要的疾病預測指標。目前一般認為,有B肝的人應長期將病毒量控制在一定的水準之下,才能有效降低肝硬化、肝癌風險,最近美國肝病醫學會與亞太肝臟醫學會均已將病毒量納入治療指引當中。

第22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The 22nd 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APASL 2012)將於本月16至19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召開。此次大會共有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的3000位以上醫師和研究人員參與,逾150位學者專家受邀演講,投稿論文篇數高達1026篇,會中不僅探討多項肝病重大議題外,還將同時發布B、C型肝炎最新治療指引。

三位國外肝癌治療權威,將解析台灣與國外治療上的差異,內容從最新肝病流行病學資料,到解析B肝與肝癌的危險關係,及分享最新B肝病毒新發展,其中對於患者療效及用藥安全有詳盡解析,低抗藥性的B肝藥物(如:貝樂克與惠立妥)將會與歐美同步成為第一用藥,對B肝患者是一大福音,對國內肝癌防治也有極大的助力。

B肝是有可能痊癒的,也並非每個B肝患者都會演變成肝癌、肝硬化,但研究發現,與一般人相較,E抗原成陰性反應的帶原者罹患肝癌的機率高出10倍。體內有 B肝病毒、E抗原呈陽性反應的人更高達60倍,所以B肝患者應定期回診,並接受肝功能等檢查治療效果,同時選擇低抗藥性的B肝藥物,規律服用藥,必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