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中央補助兩年短差300億 陳菊強烈呼籲:還高雄財政公道

記者:楊秀卿 新聞分類:南台灣 更新日期:2012-08-30 22:12:00

中央補助兩年短差300億,陳菊強烈呼籲:還高雄市財政公道。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楊秀卿高雄市報導) 縣市合併後,中央對高雄市的補助年年減少,兩年來短差近300億,形同變相懲罰高雄,此外,北、高兩市獲分的統籌分配款、勞健保欠費補助款等金額天差地遠,更凸顯中央重北輕南的情況變本加厲。高雄市長陳菊今(30)召開記者會,強烈呼籲中央給予高雄市民應得的財政正義,並儘速落實「財政收支劃分法」與「公債法」修法,把缺口補上,讓高雄的建設資源不再匱乏。

陳菊表示,縣市合併前,中央政府屢屢對外承諾,合併之後對高雄的補助「只會多、不會少」,事實是合併之後一年比一年少。中央補助地方政府財源,主要包括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以及計畫型補助款,以縣市合併第一年(100年)為比較基準,101年的補助少了127億,102年更少了166億,缺口年年擴大,兩年加起來,中央虧欠高雄人將近300億的建設經費。

此外,相對於過去對高雄縣的補助,縣市合併後許多中央經費補助比例反而下降,包括:生活圈道路系統計畫補助由88%降到73%;污水下水道工程由98%降到88%;鐵路立體化計畫由90%降到78%,顯見高雄市合併後經費補助不但沒有升格,實質上反而遭到降格,縣市合併變成懲罰高雄。

而近年來在極端氣候的衝擊下,台灣南部遭受颱風水災的機會提高、災情變大,河川水文更需要加強治理,然而,中央政府無視高雄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需求,卻反其道而行,把高雄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用地補助,從70%降到60%;原中央核定之高雄治水計畫總經費達384億元,但目前中央僅補助91億,尚有293億的缺口未有財源支應,讓地方政府預算編列捉襟見肘。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長期重北輕南,高雄的國公營企業污染留給高雄,每年上繳中央的營業稅數百億、盈利上千億,但高雄分得的統籌分配款卻比台北少了102億。縣市合併之後,不公平的情況更是變本加厲,以勞健保欠費補助款來說,高雄人口277萬人,比台北266萬人口多了11萬,但近三年中央的勞健保欠費補助,高雄僅有22億多,台北卻獲173億多,是高雄的7.7倍,兩者相差高達150億,陳菊不禁感嘆,難道高雄人的健康、性命比較不值錢嗎?

財政局長李瑞倉進一步指出,縣市合併過程太過倉促,相關配套措施未及上路,致使地方政府欠缺財源,雖然中央統籌分配款微幅增加,但兩年來一般性補助款卻大幅減少約188億,加之各項建設的經費補助比例也縮水,使地方財政雪上加霜。中央一再對外放話「補助只多不少」,實際補助卻「明升暗降」,讓地方背負「亂花錢」、「不知開源節流」的罪名,非常不公平。

陳菊認為,合併升格應該是歡欣鼓舞的喜事,而非懲罰高雄,在五都之中,高雄市是唯一一個合併前縣市補助比例落差懸殊的城市,情況特殊,中央對原高縣建設經費的補助比例不應在合併後馬上收手,應維持一段期間,補足地方建設經費缺口。

陳菊也強調,高雄僅訴求財政公平,市府一再催促、拜託中央正視,但中央政府卻始終忽視拖延,令高雄市民忍無可忍。她強烈呼籲中央儘速落實財劃法與公債法的修法工作,把缺口補上,使高雄的建設資源不再匱乏,也盼市籍立委不分黨派,支持協助高市得到應有的財政正義。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