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李文邦) 最近國內水果上揚得令人買不下手,平均售價漲了八成到一.二倍之多,行政院農委會,有鑑於民間消費者大量的反彈,於是宣佈蘋果.甜桃.以及奇異果等進口關稅,減半兩個半月,屆滿時,再行評估是否延長辦理?
目前,市面上的水果價格,實在是”高不可攀”香焦從一斤16元漲到40元,翻了兩倍半,芭樂從一顆10元漲到20元,番茄貴了一整年,一小盒就要120元,其它像木瓜.西瓜.鳳梨.釋迦等,它們的價格,更是居高不下,非常的”不親民”!
根據過去的經驗,農委會雖然調降了水果進口商的關稅,但是水果進口商會不會立刻降價回饋消費者?還很難說.
我們最怕水果進口商,又搬出國際景氣.運輸成本等因素.享受著減半的關稅.卻又賴著不降價.如此瘦了全體納稅人的國庫金錢.卻肥了它們進口商,豈不有圖利之罪嫌?
因此,我們建議政府這一次千萬不能只做半套,而要嚴格的督導進口水果商,讓他們能確實的將政府減半的關稅利潤,全部轉嫁給全體的消費者,不能再像進口奶粉一樣,政府也是調降了奶粉進口關稅,一降就是半年,其結果,卻是損失了六千多萬元關稅,但進口奶粉非但沒有降價,甚至還改變包裝,變相漲價.導致國庫平白損失,全民都成為了冤大頭!
奶粉事件殷鑑不遠,行政院又宣布蘋果.甜桃.與奇異果等三類進口水果關稅減半兩個半月,決策過程非常果斷,但是我們還是要提醒政府:一定要有”有效的督促業者降價的務實機制”,否則”降稅”與”降價”若成為兩條沒有關聯的平行線?那麼,到時候,政府又要如何的面對人民哪?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