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張偉成報導)臺北市長郝龍斌15日接見協助臺北市推動「公民創意」、塑造創意都市的創意城市國際顧問查爾斯.蘭德利(Mr. Charles Landry)。此次為蘭德利第3次來臺,市府副市長陳威仁、都市發展局局長丁育群、文化局副局長林慧芬、都市更新處處長林崇傑等人均與會,聽取蘭德利對臺北市發展為創意城市的相關診斷及建議。
郝龍斌在會談中,向蘭德利說明臺北市透過區里座談會,傾聽地方基層意見及創意提案,至今總計已獲得2千件提案,其中75%都已解決,未來臺北市將以位於迪化街等特色街區附近之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為根據地,協助年輕人在當地經營文創產業,推動臺北市的文創產業發展。
另外,郝龍斌也強調,市府目前積極改善文創環境,也已經有初步成效,吸引原本在國外的創意者及團隊回臺參與文創產業的推動。
會中,蘭德利也將其對臺北如何發展成為創意城市的看法總結成為其新書「創意臺北,勢在必行」,並當場贈送給郝龍斌,作為建議市府如何推動臺北成為創意城市的參考。
蘭德利說,根據實地觀察以及與不同領域人士訪談後,他發現「人才外流」是臺北市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留住最好的人才,並吸引其他地方的菁英是首要的仼務。他表示,臺北要成為一個充滿雄心及想像力的亞洲樞紐,必須在鼓勵「公民創意」的基礎下,吸引、留住有技術、有才華,並對未來有想像的人才。
他建議臺北市可以依據四個步驟成為一個更富創意的城市。第一是需求與危機意識,臺北市應審慎評估「人才危機」與「創意性必要」之間的關連性及重要性;第二,在各項計畫中納入創意的方法,可以讓城市加值;第三,必須透過解說、證據和案例說服關鍵決策人;第四,臺北應進行全市資產與障礙的盤點,並確認該如何發展實體環境及回應需求。
蘭德利表示,要成為創意城市,臺北首先需要成立一個由政府、民間及第三部門共同組成的「創意平台」,設有跨局處、跨區域、跨專業的委員會及執行小組,發展出一套能顯現臺北創意思維的行動策略,以宏偉的視野、緊密的合作來管理城市、發展臺北的基礎建設與城市魅力。他認為,創意平台需要一個以3年為期,有目標、有節奏的計畫來啟動進程,針對臺北的創意目標重新檢視臺北現有的法規與獎勵制度,透過此平台的影響力,將可提高市民的信心,並能啟發年輕族群的創意潛力。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