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通訊社/ 業界管理》有位企管顧問講師分享了這幾句話:「當拿掉組織的資源與品牌,你還有影響力,那你真的有實力」,這幾句話很有意思,也值得令人深思,我先將這幾句話,分為三個等分來談。
首先,「組織的資源與品牌」,沒錯,這是很重要的一部份,他支撐了一個人在社會上、職場上的身分與角色,也彰顯了一個人的價值與聲望,在較高的文化與社會資本環境中,大部分的人是迷信這些的,也因此,當擁有越高組織資源與品牌者,基本上,較受人歡迎也受人敬重。
第二,「影響力」,影響力是什麼? 簡單說,它是能促使別人做不願意做的事的力量。影響力同時包覆著兩股力道,包括外在環境的拉力與內在個人特質的推力,外在環境的拉力如組織的資源與品牌、環境中的機會或威脅等。內在個人特質的推力包括知識與學問、做事的態度與方法等。將這兩股力量適時搭配發揮,就能形成最大的影響力。
第三、「實力」,實力跟影響力是相對的,如果說影響力是改變即將或未來,那實力就是已經改變了的驗證與實績。所以說有實力的人士身經百戰且戰果豐碩,如果對一個人的能力肯定,但尚未有戰績,那應該說他「有潛力」。
「當拿掉組織的資源與品牌,你還有影響力,那你真的有實力」。這幾句話講的很好,我重組一下這幾句話「當拿掉組織的資源與品牌,正是考驗一個人的影響力與實力」。其中,我思考的是,拿掉了組織的資源與品牌,轉變成的就是經歷,同樣具有文化與社會資本的價值,因此,拿掉組織的資源與品牌,與影響力、實力之間,其關聯的程度到底有多少呢。
當然,組織的資源與品牌,多數人還是吃這一套的,只迷信品牌與頭銜,而不解其內涵與意義,前年我訪問一個筆商,請教名筆的名牌與價格,筆商說了一段令我慚愧又茅塞頓開的話,他說:「現在的人,喜歡名筆,越名貴的越好,一只名筆掛在口袋上,好像彰顯了地位,但是可惜!這些人只有名牌與價格的行情,卻沒有對筆的認識」。
我問,名筆還有高學問嗎?筆商說,筆的學問很簡單,從筆可以看一個人!筆商問我,你也有幾款名筆吧,你書桌也有筆筒吧,筆筒上放的不是名筆,是一堆塑膠原子筆吧,你平時書寫用的是原子筆吧!名筆只是偶而把玩或帶出場亮相吧!
筆商繼續認真的說,書桌上只要有一只好筆就夠了,因為只有一只好筆,你才會認真且嚴謹的書寫它,寫完會收好它,書桌上才會乾淨整齊有條理,好的筆有品牌及價格上的價值,所以你會用心的使用它、愛護它,所以,用筆,也在培養一個人的生活習慣,磨練一個人的意志,也在訓練一個人在生活上如同用筆書寫時一樣的認真與嚴謹的態度。
「有名牌與價格的行情,卻沒有對筆的認識」,我也一樣會迷信名牌與價格,甚至受有地位、頭銜、名望的人所影響,卻甚少去了解或探討其背後的意義,或一個值得受人肯定或尊敬之處。
有些有地位、有頭銜、有名望的人,仔細思量觀察,他可能只是個空架子,唬唬人罷了,有些人離開了原來的頭銜崗位,卻被「人在;人情在」的刻板映象所牽制,掌聲小了,朋友也少了,還要被期待著要更上一層樓的眼光檢視著。沒更上一層樓的,有的不是低調生活,就是老提當年勇,就怕人們忘了他有那段輝煌的往事,說穿了!不就是留戀著組織資源與品牌,還想享受著影響力,怕被人看成沒實力。
影響力或實力,很重要嗎?對某些人或在某些環境中來講,的確很重要,尤其是影響力。影響力是能促使別人做不願意做的事的力量,影響力轉換後能行使不同的作用,最常用的在領導與管理,幾乎所有的管理階層主管都在使用影響力,來幫助組織的管理運作與任務的推行,這股影響力,一般稱之為權力。影響力也被廣泛使用在政治人物身上,政治人物透過影響力來進行政治與選舉活動,是典型的權力加魅力的組合。
影響力同時包覆著兩股力量,包括外在環境的拉力與內在個人特質的推力,外在的拉力與內在推力要搭配協調、相輔相成才能產生最大的扭力,這股力量有時會大到像迷幻藥一樣,讓群眾歇斯底里的跟著跑,但這股力量若使用不當,也可能會自傷造成反向效果,甚至造成別人對你永遠的不信任。政黨政治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為什麼要加入政黨,因為「組織的資源與品牌」,政黨的資源與政治人物的魅力,激發出生生不息的政治活動,多元的政治活動形成了公共事務的影響力,這股影響力造就了公共政策上的建設,這樣的建設讓國家社會更進步。但有時這個過程也因某個環節作為有了錯誤,產生負面嚴重的影響,對政黨、政治人物,甚至政府的不信任。
「組織的資源與品牌」是一種外在的環境因素。「影響力」是外在因素與個人特質交集後產生的,「實力」則是一種評價,對已驗證的績效給予的肯定。如何結合外在因素創造有價值的影響力來成就個人、組織以及社會的貢獻,是管理者或領導人都要面臨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背後,有個更深層必須思考的課題,就是如何建構這個過程中的價值與內涵,而不僅流於表面與膚淺的表象,蛻去了組織的資源與品牌,真能還有影響力與實力嗎?或者只是綻放組織資源與品牌的剩餘光芒而已。
作者/ 張俊明 亞洲經濟通訊社總經理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