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諸葛志一/台中報導)東海大學創藝設計暨藝術學院與通識中心於本學期合作開設的「數位互動音樂劇場」課程,由音樂系陳思照主任,建築系邱浩修教授、外文系蔡奇璋共同指導,從戲劇編導、音樂演唱、結合互動影像,合作帶領五十幾位不同科系學生共同演出音樂劇「貓」。加上美術系鄭月妹教授開授的「再利用藝術研究」課,由二十幾位修課同學,利用廢棄物再製作成「貓」劇舞衣,為每位貓角色量身訂作切合的服裝與造型,落實多元創意與跨領域教育精神。
六月四號、五號連續二日晚間七點在路思義教堂南側舊音美館,東海大學的師生要以自己的創意服裝秀走出綠色意識、演出屬於自己的「東海之貓」音樂劇,並嘗試加入數位影像作出互動效果! 這是難得一見的綠色文化創意饗宴 。
「貓」劇是英國作曲家安德魯韋伯的成名作,幾首主題歌曲皆是膾炙人口的優美旋律。 劇情主線是傑立科貓族要挑選一隻貓送上九重天以獲得新生的曲折故事,有近十隻主角貓,各具不同個性與造型,加上伴舞伴唱的群貓家族,非常適合團體合作表演,各組角色輪番上台,舞台效果節奏分明又高潮迭起。
此次表演指導老師群陣容非常堅強,音樂系陳思照主任為國內著名聲樂家,經常領銜主演著名歌劇,建築系邱浩修教授兼數位媒體中心主任,專長是虛擬與實體數位媒體互動創作,外文系蔡奇璋教授為戲劇學泰斗,專研莎士比亞戲劇,美術系鄭月妹客座教授為具有創新熱情的畫家,並擅長多媒材創作,本次演出也特別邀請到顏秀茹老師指導舞蹈動作、以及吳承翰老師負責燈光音響,師資素質皆為一時之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再利用藝術研究」課程展現的綠色創作,課程中所有修課同學全部參與、以再利用媒材概念為「東海之貓」音樂劇設計並製作戲服。透過分析研究、再利用每人日常生活中天天製造的垃圾,不但身歷其境的了解了現代文明世界中人與自然之間相互拉扯的力量,也學習了 如何秉持著一股愛的力量和信心以看見活化廢棄資源的無限可能,學生們用藝術創作的方式、透過嶄新的眼光與關心地球環保的態度共同再造價值。創作材料將包括:光碟片、保特瓶、塑膠袋、保麗龍、廢紙杯、盤、湯匙、各種塑膠廢料、舊衣物、包裝紙盒等廢棄物。
所以,以用過的各種塑料為出發,例如將塑膠袋重新裁剪後,製造出蓬蓬裙和荷葉邊的效果的戲服,減少戲劇舞衣所使用的布料以及對環境的負擔是整個服裝秀的主軸。同時,藉由作品的發表,透過視覺傳達,讓人們反思「塑膠」在製造過程中、產品本身、回收方式所帶給生態的影響。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