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國小老師吞嚥困難 拖3年才就醫

記者:蔡宗憲 新聞分類:健康醫療 更新日期:2013-11-13 18:29:00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蔡宗憲/台南報導)菸酒檳榔皆不沾的陳姓國小老師,現年40歲生活規律,3年前一吃完東西,就感覺胸口有異物卡住,但稍後這感覺便會消失,不過最近變得吞嚥有些困難,不但體重減輕,連睡覺時都會感覺口中有酸味逆流而出,到醫院求診後才發現罹患「食道弛緩不能」症,幸好手術後,已逐漸恢復正常。

成大醫院一般內科主治醫師吳忠泰說,吞嚥困難其實是一個紅色警訊症狀,代表著背後可能潛藏著嚴重的疾病,甚至是惡性腫瘤的可能性;以此案陳姓老師為例,經過3年才來就醫,其實是很危險的,若最終診斷為食道癌,會因此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期。

吳忠泰指出,每年20萬人中約有1人會發生「食道弛緩不能」症,是一種少見的良性食道疾病;此疾病因為下食道括約肌無法舒張,導致食道內的食物無法經由蠕動進入胃內,長久下來就造成了食道擴張的情形。

常見的症狀包括了吞嚥困難、吞嚥疼痛、胸口疼痛、食物逆流、慢性咳嗽,嚴重者甚至會因為進食量不足而產生體重下降的症狀。他表示,臨床上經由胃腸鏡、鋇劑食道攝影、電腦斷層、食道壓力檢測可以正確診斷,會建議患者接受外科手術治療,進行下食道括約肌切開術,長期來看效果最為明顯。

吳忠泰解釋,消化系統的警訊症狀包括了吞嚥困難,吞嚥疼痛,持續噁心、嘔吐、腹痛,食慾不振,早期飽足感,黃疸,腹部觸摸到腫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貧血,瀝青樣黑便,鮮血便等等。

另外,他提醒對於年紀大,吸菸、喝酒、嚼檳榔,個人或家族有癌症病史者,都屬於高危險群,若出現了上述的警訊症狀,且症狀持續未改善,務必要尋求醫療協助,以免錯失治療的時機。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