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2014國際科技藝術展 「奇幻視界」國美館展出

記者:蘇彩娥 新聞分類:流行藝文 更新日期:2014-05-17 20:10:00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蘇彩娥/台中報導)為引介科技藝術國際趨勢及促進國際交流,國立臺灣美術館自2012年開始辦理國際科技藝術展,今年度由邱誌勇及張賜福共同策展,與在地實驗(Etat)團隊規劃以「奇幻視界」(Wonder of Fantasy)作為命題,邀請來自日本、比利時、美國、法國等國各地著名科技藝術家(團體),打造出豐富的夢幻陣容,其參展藝術作品規模、來台藝術家群,以及藝術家國際知名度皆是國立臺灣美術館執行「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共構發展計畫」前所未有的規模。

「奇幻視界:2014國際科技藝術展」透過連結物質世界與虛擬空間的體現式視域(embodied horizon),讓窺見「Mapping」作為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跨域的橋梁,提供觀者各種了解空間、影像與主體之間關係的方式,在一個奇幻視覺叢林中,人們見識了奇幻的(fantastic)「蒙太奇空間化」(spatialisation of montage)的投映表現。期盼透過來自於世界各國的國際藝術家之精采創作,以及台灣數位藝術創作新銳的作品,以不同的投映技術、影像載體、視覺造型等多元面向,讓觀者了解「景觀社會」已經邁進一個新的階段,從一個傳統的想像和意義鏈結的視覺表現符號,透過影像,將想像世界和圖像意義製造的經驗,經由數位資訊裝置強化,進而展現圖像化的蒙太奇效果,為影像注入了另一個空間存在面向;而空間面向的凸顯,讓觀影不再僅是存在於觀者與影像之間的活動,更必須將展場空間(特定的建築空間、美術館等)納入影像思考脈絡。

「奇幻視界:2014國際科技藝術展」邀請來自11個國家,共16件作品展出,將「後數位景觀社會」的概念用創新的科技手法呈現。三上晴子(Seiko MIKAMI)知名的作品〈符碼的慾望〉就地由展場蒐集各種影像建立資料庫;真鍋大度(Daito MANABE)與日本超級偶像團體Perfume合作,在演唱會中使用的3D掃描技術也在本展展出;以《新媒體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一書成為當代最重要的新媒體理論之學者列夫•曼諾維奇(Lev MANOVICH)首度來到台灣,除了展出〈台北照片時光機〉作品外,更將參與5月17日(週六)的開幕式以及次日的國際論壇,與多名國際級科技藝術學者專家進行深度對談。開幕當天更有艾力克斯•斯摩克(Alex SMOKE)現場表演其代表作品〈雷特力克〉(Wraetlic),精采可期。

此展亦邀請三位台灣新銳科技藝術家:李柏廷的作品〈比特丘〉將數位資料轉換成實體雕塑;沈聖博的作品〈Pin Shadow〉將實體的立柱賦予虛擬的影子;王連晟用雷射光創造出異於平常的生活經驗,這些作品利用雕塑、影像與聲響等不同技術,進而展現「後數位景觀社會」的各樣面貌。

「奇幻視界:2014國際科技藝術展」於17日盛大開幕,展期至8月3日止。除了作品展覽之外,主辦單位更安排了國際科技藝術專題演講和論壇,邀請先前提及之新媒體理論先驅列夫•曼諾維奇、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員愛莉諾•蓋茲-斯圖瓦特(Eleanor GATES-STUART),一同探索科學與藝術之關係;更有媒體考古學知名學者埃爾基•胡塔莫(Erkki HUHTAMO)與日本早稲田大學文化構想學部教授草原真知子(Machiko KUSAHARA)談論媒體藝術與全球性挑戰。四位國際級大師齊聚一堂,期待激盪出精采的討論與無窮的創意想像。

在展覽期間,還有許多場由台灣科技藝術領域專家—吳介祥、曾鈺涓、謝慧青、陳柏光、王柏偉所帶領的導覽活動,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觀者進入「奇幻視界」;此外,為了讓民眾體驗數位藝術的跨領域與多樣性,由國內知名的音像藝術團體HH帶領內容豐富的工作坊也歡迎學員參與,進行有趣又另類的影像與聲響創作。

承接此展的專業策展團隊—「在地實驗」(Etat)長期以來觀察與發展所有具有潛力的藝術形式、積極投入研發與策展,同時進行客觀檢視與主動投入,理論與實作並行著探索現代藝術的諸多領域,為目前台灣數位藝術領域中最受矚目的民間單位。本展也是「在地實驗」(Etat)繼2004年策劃台灣首次大型科技藝術展「漫遊者」之後,再次投入執行大規模數位藝術展覽的策展任務,透過整理與凝聚能量,將科技藝術的迷人之處透過本展呈現在所有觀者面前。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