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專欄評論】非營利組織與企業互動關係

記者:張俊明 新聞分類:專欄評論 更新日期:2012-10-14 08:00:00

(亞洲經濟通訊社/張俊明)受限於熱誠、使命及理念責任的表現,非營利組織不同於一般營利企業,能完全自主的控制營運成本與經費來源,因此,非營利組織在營運與任務推行中,爭取社會資源及籌措經費,以維持組織運作與收支平衡,就成為非營利組織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資源與經費的需求上,非營利組織與企業合作,透過企業的參與及贊助,共同達成公益目標,這種合作模式是一種互惠與依存的關係,非營利組織擁有企業支持並獲得資源的援助,有利於專案任務成效的推行;企業則透過與非營利組織在公益倡導的合作,藉此提升企業形象,以爭取消費大眾認同,雙方在資源條件上截長補短、合作互利。

近年來,在國際勞工組織(ILO)公約SA8000企業責任驗證的倡導下,各國企業紛紛響應,除企業生產的產品要求符合SA8000驗證外,目前已發展至企業社會責任觀念的推行,即企業除追求股東利潤與財富外,亦須同時兼顧其他利害關係人的福祉,其中企業投入社區服務及公益活動,更是企業在企業社會責任上積極表現的項目活動,這與非營利組織倡導公益專案目標相符,也是非營利組織與企業間最佳的互動關係。

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的合作,固然是一種互利互惠的夥伴關係,不過,企業終究是以市場利機為導向,有商業利益與價值才會投入,因此,非營利組織與企業在關係經營上,應避免平時不聯繫,有需求才找企業合作的被動關係,如能整合雙方資源共同打造長期公益議題,建立長久夥伴關係,讓雙方既產生合作的利益價值,倡導公益議題更有助社會進步,才是最佳的雙贏策略。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