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專欄評論】非營利組織事業化

記者:張俊明 新聞分類:專欄評論 更新日期:2012-11-11 08:00:00

(亞洲經濟通訊社/張俊明)在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衝擊之際,非營利組織原本有限的社會資源,更呈現出競爭與分配的問題,因此為了維繫營運成本與經費來源,非營利組織不得不轉型為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自行開發營利型事業或產業,以解決經費來源與組織永續經營問題,這種直接參與自由市場競爭,開發產品生產與服務輸送的事業導向,改變了以往非營利組織需靠外界援助與支持的依賴限制,變革中的非營利組織,以企業經營管理的型態發展社會公益事業,這種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的趨勢正在發展興起。

依據聯合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對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的解釋,認為以社會關注為主的非營利組織不斷成長,不僅有助於動態社會企業家精神的發展,也扮演創造就業機會的重要角色,同時改進個人與家庭的福利以及對抗社會的不公正。

因此,非營利組織透過創新及結合市場機制與商業手法,將組織的產品或勞務提供給組織外之人群,並將其獲利投資於組織任務之中,不僅為組織帶來持續性財務來源,提供更穩定的社會服務品質,也為非營利組織的永續經營開創新機。

事業化在非營利組織本身及提升社會公益的具體成果,雖有提高非營利組織財務的穩定性、改善非營利組織的服務品質、提供弱勢團體工作機會以及促進非營利組織的專業化等貢獻,但非營利組織從事營利性的行為,也讓社會產生對非營利組織使命疑慮、非營利組織認知與文化落差,以及自由市場的不公平競爭等質疑。

綜觀上述,非營利組織為自給自足、減少對社會依賴,而開創事業化經營,在轉型與變革過程中,雖有組織內外調適與過渡性問題,但只要在事業化過程中,能學習企業經營知識與吸取商業運作經驗,並確認組織發展定位與方向,以提供更高品質的社會服務活動,來達成為社會謀福祉的組織使命,非營利組織事業化,將更奠定非營利組織創新與永續發展新契機。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