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兩種心臟致命急重症襲擊病人 慈濟醫護30小時成功守護生命

記者:張俊明 新聞分類:健康醫療 更新日期:2018-03-14 11:10:00

病患林有仁與家人出席感恩會,與醫師共切蛋糕慶重生,感謝醫師救命之恩。 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病人突發胸痛、全身冒冷汗來到急診,檢傷竟量不到血壓!檢查發現「急性主動脈剝離」與「根部主動脈瘤」兩種急重症同時發生!臺中慈濟醫院醫護團隊搶救生命大作戰,心臟外科主任余榮敏更是超過卅小時不眠不休,動了兩次手術才戰勝破百死亡率,救回病人。

慈濟醫院表示,病人林先生自述,去年八月某天在家一陣劇痛從鼻樑一路痛到胸口,全身冒冷汗,想起父親曾因主動脈剝離開刀,他本身也有高血壓,所以請家人快叫計程車緊急送醫,抵達慈濟醫院時還能走進急診室,才轉眼58歲林先生的血壓低得量不到,已經休克!

急救與檢查瞬間同步進行,心臟外科主任余榮敏接獲通知,緊急搶救「急性主動脈剝離」與「根部主動脈瘤併發」的超危急病人。他發現,八公分大主動脈瘤導致急性主動脈離,因此必須同時完成心臟外科三個主要大手術:必須極為小心剝出冠狀動脈出口的動脈瘤;置換主動脈瓣、升主動脈人工血管;將冠狀動脈重新移植在新的人工血管上。

余榮敏主任解釋:「正常血管有三層,內層是單層光滑的扁平細胞,簡稱內皮;中層是平滑肌;外層是結締組織。主動脈剝離發生在三個夾層中,一般人要縫合像紙一樣的薄片,難度就很高,更何況夾層的厚度、質地,比紙更薄、更脆,更難修補。」

余榮敏強調,林先生根部主動脈瘤引發急性主動脈剝離,因此組織十分脆弱,手術困難度倍增,術後出血也不容易止住,是最棘手的關鍵。手術團隊一站就是廿四小時,林先生轉進加護病房後,余主任仍守護在床側,他擔心的術後出血,幾小時後真發生了。病人血壓下降,馬上再展開第二階段六小時的止血。醫護人員前後超過卅小時兩次手術搶救,輸血至少一萬毫升以上,相當成人血液量兩到三倍,終於戰勝超過百分之百的死亡率,順利成功守護病人生命。

林先生經過卅天住院治療復健順利康復,沒有洗腎、癱瘓或截肢等其它併發症,戰戰兢兢的家人終於放下憂慮,也感恩醫療團隊與志工的協助。

急性主動脈剝離與主動脈瘤症狀通常不典型,余榮敏主任指出,有高血壓病史的人在健檢時發現有主動脈瓣逆流現象,就應定期追蹤,及早發現並處理主動脈瘤,避免急性主動脈剝離發生,才不會面臨困難手術的高風險與可怕的高死亡率。


資料來源:http://myaena.net/print.php?nn_id=47&news_id=16097&type=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