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02日 星期三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歡迎光臨科博館汪星國度 來看《狗的特展》秒懂汪星人!

記者:台灣新聞中心 新聞分類:健康樂活 更新日期:2018-02-09 13:20:00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狗有「人類最好的朋友」美名,但狗與人並非一開始就相伴相隨,而是人類需要狗來協助放牧、狩獵、示警,甚至充當食物。直到今日,狗已不僅僅是寵物,往往是家庭成員,暱稱「汪星人」。但是,人類瞭解「汪星人」嗎?

戌戍亥豕豸子孑孓丑刃巳已己,你能不能一口氣念出來呢?即日起至107年5月20日(日),科博館陽光過道展出《汪星人躲貓貓—狗的特展》,展示主題包括「老狗講古」、「犬族列傳」、「汪星國度」、「汪星密語」。內容取材於最新的狗科學研究,展場有充滿新春吉祥的地支認字拉霸動畫,現場考驗觀眾的國字程度!歡迎大家來挑戰!

科博館狗年特展今(9)日開展,科博館副館長羅偉哲提醒大家在狗年更應正視與人類為家人關係的「汪星人」。策展人陳慧娟希望大眾透過看狗的特展,了解狗如何被人類創造,以及如何影響牠們的命運。「老狗講古」展區探討「獵食的狼」如何變成「馴化的狗」,最早化石證據顯示這期間至少歷經漫長的15,000年。狗的古老祖先確信是由灰狼Canis lupus而來。但是,犬類的馴化疑似在不同地區且涉及許多狼的亞種。

納圖夫文化(Natufian culture12,500 -9,500 BC)是人類已知的最早的定居生活,納圖夫的狗已和野外的狼不同,是人類共同生活的動物。台灣也有五千年前的狗。最早的完整犬類遺骨(Canis lupus familiaris) ,姿態似乎是刻意安排,出現在臺南科學園區的南關里及南關里東遺址,屬於新石器文化的大坌坑文化。科博館人類學組蒐藏約五千年前的狗上顎遺骨標本,發現於台中市安和遺址大坌坑文化層,碳十四年代距今5,000至4,000年前,考古學者推測狗在當時是協助史前人狩獵的夥伴。

狗如何馴化一直眾說紛紜。最普遍的一套說法是狼這種機會主義和共生型的清道夫,被鼓勵佔據新出現的人造生態棲位(niche)中。靠著人類居處的殘羹剩食維生,然後完全被同化融入人類的棲所和社會群體中。狼因與史前人類維持共生關係,進而有效率的自我馴化。另一種說法是人類捕獲幼狼,撫養牠們,作為幫手或寵物。但是成年的狼是大型又兇猛的掠食者,可能為人類孩童帶來不可預期的危險。這些說法依然需要更周全的證據。

「汪星國度」探討狗變成汪星人從基因層面有那些改變?品系的多樣化為狗的生存帶來哪些困境?那些狗屬於古老的犬種?那些狗身懷絕技?

狗的體態行為像幼狼,小體型、短臉、和擁擠的牙齒可能是汰選犬類攻擊性時的副產品。篩選較馴服的銀狐個體時,往往會伴隨捲曲的尾巴、軟垂的耳朵、斑駁的毛色和像孩童般圓滾滾的口鼻端,以及較長的繁殖期。這些特徵一般被認為是馴化特徵群。

狗的馴化伴隨三種澱粉消化基因的篩選,其中澱粉酶基因(Amy2B)的倍數約自7,000年前開始出現增加現象,這意味著狗對澱粉的消化能力愈來愈佳。科學家已知狼會互相舔臉,也能隨著人類的視線進入空間甚至看懂指向姿勢。但是忠心耿耿的狗和社會化的狼是相似的嗎? 當人出現時,狗會抑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狼卻不受影響。有些狗因為基因的突變出現類似人類威廉氏症的行為,變得極度熱愛社交,喜愛與陌生人接近。這些遺傳特徵可能形塑了現代的狗。

狗善於解讀人類在各種情境下的身體語言,眼神的接觸是建立人狗情緣的關鍵部分。當人類越關注狗,狗的臉部表情明顯會變多。狗與人之間互相凝視,已證實對雙方體內的催產素濃度有顯著作用。這種關係如同親子或是愛侶間的緊密情緣。

狗是古代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比羊、牛、豬都更早。過去200年來犬種的爆增,意味著這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所進行最壯觀的一場遺傳實驗之一。純種狗的品系因快速的外型篩選產生多樣化但也導致遺傳變異的喪失;就像野生動物澱粉酶基因(Amy2B)的倍數約自7,000年前開始出現增加現象,這意味著狗對澱粉的消化能力愈來愈佳。族群瓶頸或動物園圈養動物的近親繁殖,人為汰選也會造成有害的基因變異。

「汪星密語」以「狗臉快語錄」及「身有靈犀譯狗通」讓觀眾秒懂汪星人的心思,好判斷是該快逃還是留下!

最新健康樂活

【張俊明專欄】AI競爭新格局-美國戰略調整與台灣機遇

DeepSeek的出現無疑為全球AI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與挑戰,特別是在中美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國在AI技術上的迅猛進展,尤其是DeepSeek的成功,標誌著中國不再只是全球科技的一個追隨者,其創新能力和實力已逐漸成為世界的焦點。在DeepSeek所展示的技術實力中,將迫使美國對其在AI領域的戰略進行調整。川普政府曾經強調美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領導地位,DeepSeek的崛起可能會造成美國市場加速內部改革,美國的科技大咖和政策制定者也必定面臨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科技合作方向,這不僅是一場全球科技技術上的競賽,更是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博弈。

療癒畫醫蔡惠君《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3月25日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展出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有「療癒畫醫」之稱的蔡惠君,以多元身份穿梭於生命的不同場域,蔡惠君為執業中西醫師,也是詩人、畫家與創作歌手,褪下醫師袍後以畫筆探索內心世界,用色彩抒發對人生的感悟。3月25日起,將在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將完整呈現她獨特的藝術語言。

【張俊明專欄】一把無名火燒了整片功德林

知名新創企業「雲云科技(CuboAi)」一起令人震驚的悲劇。公司負責人因理念分歧與壓力爆發,在會議中持刀刺殺技術長,最終導致技術長不幸身亡,自己也重傷送醫。這起事件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失衡的慘劇,更折射出新創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極端壓力與內耗。然而,這場悲劇的象徵意義遠不止於此。當我們回望當前的台灣政治局勢,亦可見類似的內部鬥爭正在上演。就如當前,執政的民進黨大動作發起針對多名在野黨立委的罷免行動,這不僅是政黨競爭的延續,更凸顯朝野權力鬥爭的白熱化。無論是新創企業的內鬥,還是台灣政壇的惡鬥,當理念分歧無法透過理性溝通解決,當權力爭奪超越了組織穩定的底線,一把無名火便可能燒毀整片功德林。

TIMTOS 2025盛大開展 AI領航邁向智慧製造新時代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今(3)日起一連6天於南港展覽館1、2館及台北世貿1館盛大展出,TIMTOS本年總計吸引超過1,000家廠商,使用6,100個攤位,該展以「Integrate to Innovate」(整合創新,智造未來)為展出主軸,聚焦AI與機器人、智慧製造及節能永續,引領全球工具機業者開創半導體、電動車、醫療、航太與綠能等五大應用領域商機,為全球最具指標性的智慧製造暨工具機專業展。

發掘人力寶藏!中彰投分署首辦中部最大規模「尚勇2025中區45⁺就業博覽會」3/14登場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企業人力資源布局迎來新挑戰,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力的有效運用成為關鍵。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攜手臺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政府,首度舉辦中部規模最大的「尚勇2025中區45⁺就業博覽會」,特別精選37家企業、開發近1500個友善職缺,提供職場導師、就業輔具、設計專屬職務,以及彈性工時等多元化職務再設計措施,讓45⁺求職者能在友善職場環境中安心續航。3月14日,就博會將於臺中市朝馬國民運動中心登場,現場六大專區整合求職、培訓與職涯規劃,助45⁺求職者掌握新機遇,開創精彩第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