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23日 星期三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全台獨一無二月光˙海音樂會 驚艷7場次2.5萬人共享盛宴!

記者:蘇彩娥 新聞分類:健康樂活 更新日期:2018-08-27 22:10:00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蘇彩娥/台東報導)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東管處)辦理第四屆「2018台灣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島群之間」,分別在6月29日到8月26日期間辦理7場次「月光˙海音樂會」,因具有全台獨一無二以自然景觀做為舞台背景,藉由月升日落浪起潮退等自然現象的動態展演,舉辦了3年在眾多音樂活動中備受期待及喜愛,今年以「島群合唱,航向世界」主軸,並以「旅行,就從伴手禮物開始」的概念配合音樂會辦理創藝及主題市集,透過融合東海岸地景、氛圍與族群人文等的豐富形象,展現東海岸獨特的文化場域氛圍。
8月份場次因受近期氣流影響,第一天在零星的陣雨中由金曲獎評審團獎得主生祥樂隊以傳統客家音樂元素結合西方當代音樂展現台灣新民謠音樂開場演出;接著由野薑花男孩,以古典音樂、代流行樂等多元風格演出,讓聽眾享受音樂藝術零距離;最後由萬芳與王榆鈞聯手帶來前所未有的演出,演唱許多經典歌曲,讓現場民眾彷彿回到記憶中的場景,一同合唱回味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26日最終場,在大雨不斷、小雨不停中仍吸引逾2500名熱情民眾不畏風雨,穿著雨衣手持雨傘,一同聆聽來自東海岸都蘭部落的獨立搖滾樂團漂流出口開場演出,雨越大,現場越是high;接著由台灣創作新女生吳汶芳以乾淨甜美的歌聲帶來不同的月下氛圍歌曲;來自南王部落卑南族的吳昊恩,歌聲渾厚而細緻,直率的表現每首創作的真實故事;最後在壓軸金曲歌王陳建年的演出,以海洋般廣闊又輕鬆的聲音為今年度音樂會最終場畫下圓滿句點。7場次共吸引逾2.5萬名觀眾沐浴月光下,7月28日更創下參與人數近6千名最高單場紀錄,相較於去(2017)年參與人數明顯成長許多,許多媒體朋友、觀光界知名人士等都親臨現場,一起陶醉在全國唯一的月光˙海音樂會。

為結合東海岸自然地景與藝術人文,由12位來自國內外重量級藝術家至創作11件藝術作品,目前已完成之藝術家與作品名稱及位置:拉黑子.達立夫-島嶼之影-都歷園區;林鴻文-時間的暱語-樟原橋遊憩區;安聖惠-放在那邊的海-寧埔遊憩區;饒愛琴-艷陽下的綻放-加路蘭遊憩區;黃志偉-等候漂流-都歷園區;眼蟲計畫(呂沐芢+焦聖偉)-公元5390的凝望-都歷園區;張和民-島嶼之間-齒草休憩區;來自紐西蘭毛利族的當代藝術家George Nuku(喬治.努庫)—海洋瓶裝2018-都歷園區;來自澳洲大偶製作先驅藝術家Daniele Poidomani(丹尼爾.波伊多曼尼)-海洋長者-都歷園區;日本當代藝術家Tetsuya Umeda(梅田哲也)-堆石-月光小棧;最後是來自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的視覺藝術博士亦曾參與2016年參與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創作的Maiko Sugano(菅野麻衣子) -風-都歷園區,目前藝術家正在現地創作中,預計8月底可完成今年度的第11件作品。並串聯東海岸沿線8個開放藝術工作室,從6月29日至8月31日,每週五、六、日定時開放,並有小型展演市集、工作坊DIY體驗等,請大家把握最後時間預約參與。

今年的月光˙海音樂會既在地化又國際,除了台灣在地樂團、歌手外更邀請到在國際表演藝術界頗負盛名印尼的南喬幫舞蹈團(Nan Jombang Dance Company)及獲得愛丁堡藝穗節邀請的愛爾蘭Inferno火舞團共同為活動帶來精采震撼的演出,而8月份東管處也特別在音樂會前加碼公播「只有大海知道」,讓遊客可以看電影、聽音樂、逛市集,令現場觀眾耳目一新,而月光•海音樂也成為旅客必來的特色音樂節,我們帶著無限的感動與感激,相約明年月圓見!

「2018台灣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活動豐富精彩,詳細資訊可至東管處網站www.eastcoast-nsa.gov.tw/或藝術節活動網站www.teclandart.tw查詢,活動即時詳情請關注「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及「【Nga'ayho】你好,東海岸」FB粉絲頁。

最新健康樂活

【張俊明專欄】全球資本秩序裂解下的中美交鋒

美國再度祭出對中國的高額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宣布對中產品加徵125%稅率的消息,儘管表面上看似是貿易工具的升級,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場資本秩序重組前夕的戰略預演。美中之間的角力,已經不再停留於出口盈虧的帳面計算,而是深入國際金融與產業控制的底層結構。

67家機構進駐徵才 中臺科大校園博覽會打造醫護界「人才寶庫」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為協助學生掌握職涯脈動、順利邁向就業之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與中臺科技大學合作,於今(11)日盛大舉辦「2025年校園徵才博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共67家醫療院所與照護相關機構齊聚校園,提供超過800個工作機會,涵蓋全名知名的醫療院所、社區醫療機構、長期照護機構及醫療技術企業,提供臨床護理、居家照護、高齡及長期照護、產後護理等多元領域的就業機會。此次博覽會特別針對護理系、學士後護理系及高齡健康照護系的大三、大四學生規劃,近千名學生踴躍參與了解目前的醫療就業市場發展趨勢,以拓展職業視野並為未來的職涯鋪路,展現出旺盛的求職熱情。

中臺科大與茂盛醫院攜手打造臨床學習新模式 推動護理人才就學即就業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面對全球高齡化與醫護人力缺口日益嚴峻的挑戰,中臺科技大學與茂盛醫院日前舉行產學合作簽約儀式,以深化產學合作並培育優秀護理專業人才為目標,雙方攜手促進護理教育發展,啟動跨界育才新篇章。此次合作由茂盛醫院提供每學年高達15萬元的獎助金予中臺科大護理系學生,協助學生穩定就學、安心投入專業訓練,並於畢業後無縫銜接至茂盛醫院任職,打造「就學即就業」的護理人才培育機制。茂盛醫院與中臺科大的合作,以實質資源挹注與臨床實習安排,讓學生安心學習、銜接職場及就業,真正實踐「學用合一」的教育核心理念。

打破地域藩籬!中彰投分署助失業中高齡跨域就業再出發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為鼓勵失業勞工擴大求職範圍,增加就業機會並減輕經濟負擔,勞動部推出「跨域就業津貼」,提供異地就業交通、搬遷和租屋多項補助。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即運用該津貼協助現年48歲家住南投的老蕭,在建築業景氣下滑失業時,透過彰化就業中心的協助,憑藉著他過去擔任混凝土拌合操作員的工作經驗,成功媒合至彰化當地的混凝土廠工作,並申請「跨域就業津貼-異地就業交通補助金」,大幅減輕通勤的經濟壓力,重拾職場信心。

【張俊明專欄】AI競爭新格局-美國戰略調整與台灣機遇

DeepSeek的出現無疑為全球AI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與挑戰,特別是在中美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國在AI技術上的迅猛進展,尤其是DeepSeek的成功,標誌著中國不再只是全球科技的一個追隨者,其創新能力和實力已逐漸成為世界的焦點。在DeepSeek所展示的技術實力中,將迫使美國對其在AI領域的戰略進行調整。川普政府曾經強調美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領導地位,DeepSeek的崛起可能會造成美國市場加速內部改革,美國的科技大咖和政策制定者也必定面臨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科技合作方向,這不僅是一場全球科技技術上的競賽,更是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博弈。

觀看熱門新聞

目前尚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