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03日 星期四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中國再爆造假醜聞 中科院「木蘭」編程語言被揭「套殼」「Python」

記者:RFA自由亞洲電台 新聞分類:大陸在線 更新日期:2020-01-23 00:56:00

文字級數:
(RFA-自由亞洲電台) 中國科技領域又爆出抄襲醜聞,中科院上周高調發布聲稱自行研發的編程語言「木蘭」,隨即被業界揭出造假,被指是抄襲國際通用「Python」的設計。中科院發聲明承認科研人員存在欺騙行為。評論人士指中國科技腐敗和造假源於體制;亦有人將箭頭指向華為的「鴻蒙系統」。(吳亦桐 / 程文 報道)

中科院是中國科研事業領軍機構之一,該所計算技術研究所(簡稱中科院計算所)編譯組主導研究的國產編程語言「木蘭」被揭造假和欺詐,自稱自主研發的「木蘭」只是在海外知名編程語言「Python」上「套殼」之作。

中科院計算研究所周日(19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聲明,承認主導「木蘭」編輯語言研發的研究員劉雷存在欺騙和歪曲的科學不端行為,該所決定暫停劉雷的職務,劉雷也面臨調查。

但同時中科院也企圖推卸責任,指「木蘭」編程語言是由劉雷創辦的中科智芯公司研發。據資料顯示,中科智芯由中科編易控股,而中科編易的法定代表人為劉雷。

中科院計算所編譯組主導研發的國產編程語言「木蘭」,於本月中正式對外發布。該專案首席研發人員劉雷宣稱:「木蘭」是由編譯實驗室完全自主設計、開發和實現的編程語言。可供全球用戶免費下載使用。「木蘭」應用範圍涵蓋中國18個省市共700所中小學。

報導一經發布引發業界震動,此前中國還未沒有任何一項得到全球公認的編輯語言。劉雷宣布「木蘭」是自主研發一時間為國產科技注入強心劑。

但業內人士隨即揭發是一場科技騙局,中國問答網站知乎有網友指「木蘭」就是換殼的「Python」,只是換了一張皮膚,其內容基本都是Python的二次編譯,甚至連圖示都沒有更換。顯然不是自主研發。

面對質疑風波,劉雷在發布會兩天后不得不向公眾致歉,但他聲稱該團隊自主研發了八位單片機上的編譯器,而32位則是基於Python的二次開發。並承認確有誇大之辭。

荷蘭電腦專家立里向本台表示,從技術層面,業內人士已完整揭開了劉雷團隊的造假和誇大行為;但必須看到中國自主研發困境的體制性原因。

立里說:就是整個科研體制的問題,鼓勵這些造假的人,就是拿這個評獎騙人,不在乎做甚麼研究、發明啊甚麼之類的。因為大家坑蒙拐騙會更快的得到效果。就是上行下效,整個政府不像樣,科研機構也就亂搞。

北京歷史學者、時評人章立凡表示,除了騙取國家科研經費這一主要目的外,近年漢芯晶片、麒麟作業系統、紅芯國產流覽器的國產外皮一層層被揭,甚至不惜以偷竊西方高科技資料的方式打造虛弱的「科技強國」形象,這源於整國家的錯誤導向。

章立凡說:弄虛作假不限於科技,這是中共自己做的示範,在很多問題上都是欺騙,完全沒有任何的科學精神,這其實也是一種腐敗。官場自身的示範,朝廷在提供這樣一種風氣。

章立凡也指當局將「木蘭」造假和誇大之責推向了個人,但根本不會反思體制,當局正在繼續為華為宣稱自主開發的「鴻蒙作業系統」保駕護航。

章立凡說:現在就是把責任推給當事人,也不反省體制。包括華為吹噓它們的「鴻蒙系統」,可能這個裡面都是有水份的。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周二在一個論壇上表示,鴻蒙系統已經上網。華為手機仍然會優先選用安卓,實在用不了才會用鴻蒙。

近年,中國科技圈曾被揭發多宗「研發造假」事件:

2018年,一國產自研流覽器紅芯被揭原是借殼Chrome流覽器內核。

2003年,海歸人士陳進宣稱自研的漢芯一號處理器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他獲得國家大筆專案資金進行研發。其後漢芯二號、三號、四號相繼發佈;2006年清華大學首次指出漢芯造假。揭出陳進從國外購買摩托羅拉56800晶片進口到國內,然後雇傭民工將其表面的摩托羅拉標誌打磨掉重新印上了「中國芯」標誌。

在漢芯被揭造假時,另一個國產自主研發的麒麟作業系統也被曝光與另一作業系統Free BSD在源代碼上相似度高達90%。




最新大陸在線

打破地域藩籬!中彰投分署助失業中高齡跨域就業再出發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為鼓勵失業勞工擴大求職範圍,增加就業機會並減輕經濟負擔,勞動部推出「跨域就業津貼」,提供異地就業交通、搬遷和租屋多項補助。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即運用該津貼協助現年48歲家住南投的老蕭,在建築業景氣下滑失業時,透過彰化就業中心的協助,憑藉著他過去擔任混凝土拌合操作員的工作經驗,成功媒合至彰化當地的混凝土廠工作,並申請「跨域就業津貼-異地就業交通補助金」,大幅減輕通勤的經濟壓力,重拾職場信心。

【張俊明專欄】AI競爭新格局-美國戰略調整與台灣機遇

DeepSeek的出現無疑為全球AI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與挑戰,特別是在中美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國在AI技術上的迅猛進展,尤其是DeepSeek的成功,標誌著中國不再只是全球科技的一個追隨者,其創新能力和實力已逐漸成為世界的焦點。在DeepSeek所展示的技術實力中,將迫使美國對其在AI領域的戰略進行調整。川普政府曾經強調美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領導地位,DeepSeek的崛起可能會造成美國市場加速內部改革,美國的科技大咖和政策制定者也必定面臨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科技合作方向,這不僅是一場全球科技技術上的競賽,更是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博弈。

療癒畫醫蔡惠君《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3月25日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展出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有「療癒畫醫」之稱的蔡惠君,以多元身份穿梭於生命的不同場域,蔡惠君為執業中西醫師,也是詩人、畫家與創作歌手,褪下醫師袍後以畫筆探索內心世界,用色彩抒發對人生的感悟。3月25日起,將在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將完整呈現她獨特的藝術語言。

【張俊明專欄】一把無名火燒了整片功德林

知名新創企業「雲云科技(CuboAi)」一起令人震驚的悲劇。公司負責人因理念分歧與壓力爆發,在會議中持刀刺殺技術長,最終導致技術長不幸身亡,自己也重傷送醫。這起事件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失衡的慘劇,更折射出新創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極端壓力與內耗。然而,這場悲劇的象徵意義遠不止於此。當我們回望當前的台灣政治局勢,亦可見類似的內部鬥爭正在上演。就如當前,執政的民進黨大動作發起針對多名在野黨立委的罷免行動,這不僅是政黨競爭的延續,更凸顯朝野權力鬥爭的白熱化。無論是新創企業的內鬥,還是台灣政壇的惡鬥,當理念分歧無法透過理性溝通解決,當權力爭奪超越了組織穩定的底線,一把無名火便可能燒毀整片功德林。

TIMTOS 2025盛大開展 AI領航邁向智慧製造新時代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今(3)日起一連6天於南港展覽館1、2館及台北世貿1館盛大展出,TIMTOS本年總計吸引超過1,000家廠商,使用6,100個攤位,該展以「Integrate to Innovate」(整合創新,智造未來)為展出主軸,聚焦AI與機器人、智慧製造及節能永續,引領全球工具機業者開創半導體、電動車、醫療、航太與綠能等五大應用領域商機,為全球最具指標性的智慧製造暨工具機專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