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出現首例本土性霍亂個案
記者:諸葛志一
新聞分類:健康樂活
更新日期:2011-08-16 18:00:00
-
-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諸葛志一/台中市報導)臺中市政府衛生局發佈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本土性霍亂個案,住在台中市大里區一名男子,8月3號晚餐在小吃店食用生魚片後,隔天開始腹痛、水瀉及嘔吐,經疾病管制局檢驗確認感染產毒性霍亂弧菌,幸好治療後已經痊癒,而他的太太跟他一起吃晚餐,並沒有發病,社區中也沒有發現其他疑似個案。
衛生局表示,霍亂是一種猝發性的急性細菌性腸炎,潛伏期為數小時至5天,通常為2-3天,症狀包括大量米湯樣水性腹瀉、嘔吐、快速脫水、酸中毒和循環衰竭等,其輕重程度因人而異。國內因醫療衛生條件較佳,病患在接受妥善醫療照顧後,均能康復出院。
衛生局指出,霍亂的主要傳染途徑是經由攝食受病人或帶菌者之糞便或嘔吐物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常見為食用未煮熟受污染的水產品或食入交叉污染的食物,感染後是否發病與食入菌量及宿主免疫力有顯著相關,尤其在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癌症、免疫功能抑制、胃酸不足或胃切除者較易發病,屬於霍亂之高危險群。
衛生局提醒市民,預防霍亂要注意食物應充分煮熟、於食物的冷藏保存、烹調及製備過程亦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生熟食砧板應分開)、飲用水應煮沸或喝安全衛生之包裝水。老年人或健康條件不良之霍亂高危險群,應避免食用生魚片或生菜等,以減少罹病之風險。
相關資訊請參閱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民眾若有腸道傳染病相關疑問亦歡迎電洽臺中市政府衛生局(04)25265394轉3424或撥打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