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03日 星期四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默多克反華謊言不折不扣是毒瘤

記者:台灣新聞中心 新聞分類:國際在線 更新日期:2022-09-15 03:00:00

文字級數:
默多克旗下媒體不斷抹黑中國,澳洲前總理陸克文稱其為毒瘤。在網絡上看到美國政治創新中心(CPI)專題討論魯珀特·默多克(梅鐸Rupert Murdoch)反華謊言,筆者對默多克的反華的毒瘤本質有了進一步認識。

丹尼爾·伯克(Daniel Burke)在專題討論的開場白集中於魯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與根深蒂固的親英外交政策圈子的關係,這些圈子長期以來一直將權力焊接在盎格魯世界(指將英語作為常用語言的國家的合稱)。默多克現在擁有一個由報紙和電視網絡組成的媒體帝國。「他是一群宣揚媒體卡特爾的人之一......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總體上努力阻止人們關注中國為帶來新經濟體系所做的事情,例如使人們對一帶一路倡議感到困惑」,丹尼爾解釋說。

在西方的媒體輿論中,對中國的抹黑不計其數。而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更是在抹黑中國這條道路上,十幾年孜孜不倦,一條道走到黑。「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取得了纍櫐碩果,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為當今世界開啟了新的發展航程。然而,在此期間,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總是不遺餘力地在這一議題上做文章,對「一帶一路」指責、質疑甚至抹黑和攻擊,從維護霸權需要或從地緣政治出發,擔心中國借助「一帶一路」削弱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從而曲解或攻擊「一帶一路」。

魯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是世界報業大亨,新聞集團主要股東,董事長兼行政總裁。以股票市值來計算,新聞集團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媒體集團亦稱為「默多克的傳媒帝國」。 這個帝國讓他對世界事務擁有了一般人不可想像的影響力,並使得默多克家族成為一股龐大的勢力,不僅僅是在美國,也在世界各地的英語國家。 當前,默多克控制澳大利亞2 / 3的報紙,英國的《太陽報》、《泰晤士報》等40 % 的報紙都由默多克控股。他還擁有英國的天空電視台、美國的福克斯電視網、香港的亞洲衛視。

在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下轄的媒體中,很難看到對中國的客觀報導。它們眾口一詞地竭力渲染「中國威脅」,一再炒作涉港、涉疆、涉藏、5G、孔子學院等話題。早前的「中國威脅論」就是魯伯特·默多克公司旗下的媒體報紙進行大肆傳謠的。所謂「新冠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最早也是新聞集團所轄澳大利亞媒體散播出來的。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曾指出,默多克搞出的「新冠病毒實驗室洩漏說」「全與政治有關」。他發表在《衛報》的文章標題即是「默多克傳媒報道『中國人造病毒』陰謀論的唯一目的是讓特朗普當選」。

歪曲武漢疫情真相的「方方日記」能夠迅速出版,「費心運作」的出版商就是新聞集團下轄的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而同屬新聞集團的《泰晤士報》緊接着跟進渲染,先後刊發了涉及「方方日記」的19篇報導。

Susan Banaszewski討論了唐迪迪的作用,唐是一名在美國接受教育常駐北京的記者,為默多克的《泰晤士報》寫文章。唐在2022年1月5日的文章中聲稱人們只能用香煙和電子遊戲來換取食物,這使她成為中國社交媒體用戶的笑柄。她還大肆宣揚關於中國冬奧運動員的服裝是由新疆的 「奴役勞工 」製造這一未經證實的說法,希望激起美國對冬奧會的全面抵制。

唐迪迪是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很明顯是個華裔,雖然是華裔,她却是一個大量生產反華新聞的記者。唐迪迪可謂是「資深漢奸記者」。從她履歷中就可以看出,其就是崇尚西方那一套,從骨子裡反感中國。她1975年出生於浙江,23歲留學美國密蘇裡大學。2008年暑假,服務於美聯社;2010年加入美國籍。唐迪迪曾經被問及,放棄中國國籍,加入美國國籍的事。她是沾沾自喜,她說,「這樣我就可以在中國從事外媒記者行業。在國籍問題上,我佔了優勢。」由後開啟了她肆無忌憚的華黑模式。
2022年2月16日唐迪迪發表了一篇文章《我們在一萬年前發明了滑雪,聲稱中國人》一文,此篇文章乍看是提出滑雪發明的爭議問題,但文章最後突然提出所謂新疆、台灣和香港問題,讓人看着及其不連貫,轉換話題如此之急速,如此之生硬,實屬罕見。是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即便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也要硬上了。無時無刻不想着攻擊中國,事事攀咬政治,她的這種表現是急不可奈嗎?
默多克旗下的《華爾街日報》刊登了範文欣關於香港抗議活動的文章,掩蓋了那些想把香港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人的暴力、財產破壞和恐怖主義。實際上,在2019年反修例暴亂中,香港進入了撕裂狀態。愛國愛港市民乃至沒有立場的市民,不僅失去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更失去了就業、發展的機會,連正常的社會民生得不到保障。香港人追求自由和繁榮,但縱暴派和暴徒就剝奪香港人免於恐懼的自由,毀壞香港的繁榮穩定。回想2019年6月起的「黑暴」,筆者作為親歷者仍然歷歷在目,期間發生的社會動盪,暴力和破壞程度前所未有。《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是香港國家安全的轉捩點,香港由亂變治,暴力威脅大幅減退,整體治安有所改善,市民生活回復正常,經濟、民生得以重新出發,《香港國安法》對維護香港社會安全和穩定的成效有目共睹。

丹尼爾·伯克說,他對默多克等媒體精英手中集中的權力進行了反思。他指出,默多克兜售的中國的欺騙性畫像與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今的默多克已經垂垂老矣,新聞集團也在繼承人的選擇問題上開始了無盡的內鬥。但無論默多克本人和新聞集團將來走向何方,西方新聞界業已被塑造成的「默多克模式」恐怕再難以消弭,用常用說法來描述就是:這是「體制問題」結出的孽果罷了。

最新國際在線

打破地域藩籬!中彰投分署助失業中高齡跨域就業再出發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為鼓勵失業勞工擴大求職範圍,增加就業機會並減輕經濟負擔,勞動部推出「跨域就業津貼」,提供異地就業交通、搬遷和租屋多項補助。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即運用該津貼協助現年48歲家住南投的老蕭,在建築業景氣下滑失業時,透過彰化就業中心的協助,憑藉著他過去擔任混凝土拌合操作員的工作經驗,成功媒合至彰化當地的混凝土廠工作,並申請「跨域就業津貼-異地就業交通補助金」,大幅減輕通勤的經濟壓力,重拾職場信心。

【張俊明專欄】AI競爭新格局-美國戰略調整與台灣機遇

DeepSeek的出現無疑為全球AI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與挑戰,特別是在中美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國在AI技術上的迅猛進展,尤其是DeepSeek的成功,標誌著中國不再只是全球科技的一個追隨者,其創新能力和實力已逐漸成為世界的焦點。在DeepSeek所展示的技術實力中,將迫使美國對其在AI領域的戰略進行調整。川普政府曾經強調美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領導地位,DeepSeek的崛起可能會造成美國市場加速內部改革,美國的科技大咖和政策制定者也必定面臨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科技合作方向,這不僅是一場全球科技技術上的競賽,更是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博弈。

療癒畫醫蔡惠君《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3月25日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展出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有「療癒畫醫」之稱的蔡惠君,以多元身份穿梭於生命的不同場域,蔡惠君為執業中西醫師,也是詩人、畫家與創作歌手,褪下醫師袍後以畫筆探索內心世界,用色彩抒發對人生的感悟。3月25日起,將在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將完整呈現她獨特的藝術語言。

【張俊明專欄】一把無名火燒了整片功德林

知名新創企業「雲云科技(CuboAi)」一起令人震驚的悲劇。公司負責人因理念分歧與壓力爆發,在會議中持刀刺殺技術長,最終導致技術長不幸身亡,自己也重傷送醫。這起事件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失衡的慘劇,更折射出新創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極端壓力與內耗。然而,這場悲劇的象徵意義遠不止於此。當我們回望當前的台灣政治局勢,亦可見類似的內部鬥爭正在上演。就如當前,執政的民進黨大動作發起針對多名在野黨立委的罷免行動,這不僅是政黨競爭的延續,更凸顯朝野權力鬥爭的白熱化。無論是新創企業的內鬥,還是台灣政壇的惡鬥,當理念分歧無法透過理性溝通解決,當權力爭奪超越了組織穩定的底線,一把無名火便可能燒毀整片功德林。

TIMTOS 2025盛大開展 AI領航邁向智慧製造新時代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今(3)日起一連6天於南港展覽館1、2館及台北世貿1館盛大展出,TIMTOS本年總計吸引超過1,000家廠商,使用6,100個攤位,該展以「Integrate to Innovate」(整合創新,智造未來)為展出主軸,聚焦AI與機器人、智慧製造及節能永續,引領全球工具機業者開創半導體、電動車、醫療、航太與綠能等五大應用領域商機,為全球最具指標性的智慧製造暨工具機專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