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3月 31日 星期一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楊國聰專欄】被政治力量扼殺的龍門電廠

記者:台灣新聞中心 新聞分類:專欄論壇 更新日期:2023-08-19 10:00:00

文字級數:
龍門電廠就是俗稱的”核四”,原龍門核能電廠位處新北市貢寮區龍門,而得名,也是台灣地區第四座核能電廠,於2009年4 月改稱現名”核四”,裝置發電使用美國奇異公司2部先進沸水型反應爐,可提供2,700MW發電量/年(1MW=兆瓦,1兆瓦=1000瓦)。

簡述核四的成長過程,1980年提出興建方案,期間發生居民抗爭與政府預算凍解等等,因1986年發生車諾比核災,全球反核發酵,惟1992年立法院預算委員會通過解凍核四預算,開始進行興建作業,1994年貢寮鄉自行舉行核四公投,投票結果不同意興建佔96%,1998年立法院通過立即廢止興建計劃與停工,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經當時陳水扁總統指示”核四再評估”,因而獲得復活機會,最後於2001年2 月14日,行政院宣布核四復工,台電吸收了停工損失計1,350億元,工程費用追加達848億,合計2,200億元。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核災,國內各組環保團體發起一連串反核行動,各方角力,民間反核越趨高涨,2013年2月25日民進黨立委鄭麗君召開”核四停建,不缺電”記者會,同年藝人柯伊正與戴立忍等,號召發動「我是人,我反核”運動」,2014年4 月15日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以無限期絕食,呼籲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府停止核四,2014年4月28日行政院長江宜樺為化解民眾疑慮,宣布核四封存,並於2015年7月開始進行為期3年的封存狀態,後續於2021年12月18日,經核四公投商轉,不同意票大於同意票,至此核四確定進入死緩執行階段。
核四從1992年開始興建到目前2023年共經歷41年,建造費用約3,336億元以上,核四是各路人馬的提款機也是共同話題,台灣經歷這些年來的缺電疑雲與各地的發電機組跳電異常,重啟核四,更是2024年總統大選,藍白陣營候選人的重要政見,尚待2024大選結果。

分析已知全球3大核電災難,1978年12月30日美國三哩島核電廠之二號反應爐之輔助給水系統失靈,操作人員誤判動作,未向高壓爐心注水冷卻,造成爐心上部燃料棒溫度超高而溶解,爐心坍塌。1986年4月26日,蘇聯車諾比核電廠4號反應爐因人員操作不當與反應爐早年設計不良(無第二層安全殼),致操作不當蒸氣爆炸,撕毀反應爐頂部。2011年03月11日位於日本福島發生大地震,而位於該處的第一核電廠1~3號機正在運行,50分鐘後海嘯淹沒電廠周邊重要設施,導致全場停電,水泵浦無法運行,不能向爐心自動注入冷卻水,又因電廠高層優柔寡斷,未即時強制注水自毀爐心,最後爐心空燒,核燃棒放熱溶化。因此我們了解這3起核電事故,有50%以上為人為操作不當造成,核電廠的被設計與使用,至2021年6月全球有443座運行中,52座興建中,所以核電屬高效能的能源建設,對於溫室氣體, CO2排放幾乎是零,已經被毆盟列為綠電行列,台電的數十年優良的操作3座核電廠,早已被世界公認是前段生。

綜觀如此,核四在台灣仍然被操縱是毒蛇猛獸,一旦開始運作,台灣必定萬劫不復,我們不得已反思,民進黨的2大神主牌,就是台獨與反核,反核就是極力阻止重啟核四,利用側翼與配合時事,鋪天蓋地追殺,加上眼光短淺的馬英九政府,畏懼民進黨的抗爭行動,徹底的被勞勞綁架,以當時執政黨命令封存核四,影響到2023年的現今國民黨員與擁核的台灣人民。

核四廠以美國多年的科學設計核能反應爐,台灣大型廠商依設計圖雇工興建,台電為業主單位進行監督,3組人馬均以科學方式建造核四電廠,相信均會優於前3座,核四商轉以科學角度,已封存多年,後續仍需花時間進行局部前中中後修訂與改善,日後運轉安全無慮,只不過核四的外在敵人太多,以科學的力量讓其誕生,卻被政治力量扼殺了。

最新專欄論壇

【張俊明專欄】AI競爭新格局-美國戰略調整與台灣機遇

DeepSeek的出現無疑為全球AI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與挑戰,特別是在中美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國在AI技術上的迅猛進展,尤其是DeepSeek的成功,標誌著中國不再只是全球科技的一個追隨者,其創新能力和實力已逐漸成為世界的焦點。在DeepSeek所展示的技術實力中,將迫使美國對其在AI領域的戰略進行調整。川普政府曾經強調美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領導地位,DeepSeek的崛起可能會造成美國市場加速內部改革,美國的科技大咖和政策制定者也必定面臨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科技合作方向,這不僅是一場全球科技技術上的競賽,更是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博弈。

療癒畫醫蔡惠君《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3月25日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展出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有「療癒畫醫」之稱的蔡惠君,以多元身份穿梭於生命的不同場域,蔡惠君為執業中西醫師,也是詩人、畫家與創作歌手,褪下醫師袍後以畫筆探索內心世界,用色彩抒發對人生的感悟。3月25日起,將在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將完整呈現她獨特的藝術語言。

【張俊明專欄】一把無名火燒了整片功德林

知名新創企業「雲云科技(CuboAi)」一起令人震驚的悲劇。公司負責人因理念分歧與壓力爆發,在會議中持刀刺殺技術長,最終導致技術長不幸身亡,自己也重傷送醫。這起事件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失衡的慘劇,更折射出新創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極端壓力與內耗。然而,這場悲劇的象徵意義遠不止於此。當我們回望當前的台灣政治局勢,亦可見類似的內部鬥爭正在上演。就如當前,執政的民進黨大動作發起針對多名在野黨立委的罷免行動,這不僅是政黨競爭的延續,更凸顯朝野權力鬥爭的白熱化。無論是新創企業的內鬥,還是台灣政壇的惡鬥,當理念分歧無法透過理性溝通解決,當權力爭奪超越了組織穩定的底線,一把無名火便可能燒毀整片功德林。

TIMTOS 2025盛大開展 AI領航邁向智慧製造新時代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今(3)日起一連6天於南港展覽館1、2館及台北世貿1館盛大展出,TIMTOS本年總計吸引超過1,000家廠商,使用6,100個攤位,該展以「Integrate to Innovate」(整合創新,智造未來)為展出主軸,聚焦AI與機器人、智慧製造及節能永續,引領全球工具機業者開創半導體、電動車、醫療、航太與綠能等五大應用領域商機,為全球最具指標性的智慧製造暨工具機專業展。

發掘人力寶藏!中彰投分署首辦中部最大規模「尚勇2025中區45⁺就業博覽會」3/14登場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企業人力資源布局迎來新挑戰,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力的有效運用成為關鍵。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攜手臺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政府,首度舉辦中部規模最大的「尚勇2025中區45⁺就業博覽會」,特別精選37家企業、開發近1500個友善職缺,提供職場導師、就業輔具、設計專屬職務,以及彈性工時等多元化職務再設計措施,讓45⁺求職者能在友善職場環境中安心續航。3月14日,就博會將於臺中市朝馬國民運動中心登場,現場六大專區整合求職、培訓與職涯規劃,助45⁺求職者掌握新機遇,開創精彩第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