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3月 31日 星期一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博觀通識》出版 全人培育新思維 通識教育里程碑

記者:許薰芬 新聞分類:教育學術 更新日期:2024-07-18 11:07:00

文字級數:
專家學者共同見證博觀通識專書出版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中程計畫(IGER)聚焦21世紀臺灣的大學通識教育,由IGER計畫和大葉大學主辦,並與國家圖書館合辦,於7月18日下午假國家圖書館舉行「《博觀通識》講座暨專書出版發表會」暨開幕會。考試院院長黃榮村、前教育部部長蔣偉寧、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亞東科技大學校長黃茂全、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李明安、金門大學副校長陳奇中、臺東大學前校長劉金源、成功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羅竹芳、高雄科技大學院長楊碧藍,多位通識學會會士以及多校通識教育主管共襄盛舉,一同見證臺灣通識教育邁向下一個嶄新格局的20年!

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中程計畫總主持人、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表示,通識教育可視為一種價值觀和精神,也是一生的學思過程。《博觀通識》系列專書是教育部IGER計畫的一環,由大葉大學宋秀娟教授擔任主編,涵蓋37所大學的通識教育成果與發展歷程,《博觀通識》系列專書的出版,標誌著臺灣通識教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不僅是臺灣通識教育綜合成果的集大成,更為我國通識教育建置文獻資料,將成為國內外學術界重要的參考資料與知識交流平台。

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指出,透過通識教育,學生能夠在多變的社會中成為具有全人素養的現代公民,符合企業需求,適應社會變遷。《博觀通識》系列不僅僅是專書,更承載了臺灣多年來通識教育的精華與成就,感謝各界在計畫推動過程的支持,期盼透過發表會的交流,推動跨領域知識的整合與轉化,讓通識教育邁向新境界。

專書主編、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宋秀娟說,《博觀通識》系列為學校整體通識教育的專書,彙整了各大學在通識教育的發展歷程、理念、現況、特色成果與變革的精髓,提供各界參考,促進通識教育的共學與共好。書名的「博觀」取自蘇軾〈稼說送張琥〉,其中「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勉勵人們要廣博閱讀各類書籍,增廣見識與修養,與通識教育精神呼應。

考試院院長黃榮村、前教育部部長蔣偉寧、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臺東大學前校長劉金源等人共同見證《博觀通識》系列專書出版,並對大葉大學在通識教育的遠見及努力表達肯定,期許各校攜手推動臺灣通識教育創新。與會學者專家皆對通識教育提出精闢見解,考試院院長黃榮村強調先做人,再做專業的人,說明具有啓發力量的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前教育部部長蔣偉寧認為,良好的學校必備良好的通識教育,當今大學教育致力培育多元智能人才,通識教育尤其重要。活動協辦單位臺灣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提出,通識教育是培養具社會關懷素養的世界公民與領袖的途徑。亞東科技大學校長黃茂全認為,通識教育在「百年樹人」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臺東大學前校長劉金源則是強調,通識以全人教育為理念,以培養當代素養及專業核心能力為目標,沒有專業的通識是空洞的,沒有通識的專業是盲目的。

參與首場講座發表的學校和學者包括:金門大學陳奇中副校長、政治大學馬藹萱副教務長、銘傳大學周子敬主任與駱芬美副教授、臺灣海洋大學謝玉玲主任、中原大學柯惠鈴主任、亞東科技大學劉明香主任、雲林科技大學劉威德主任、高雄科技大學林世凌主任、嶺東科技大學吳宇娟主任。

《博觀通識》系列計有4冊,依照學校屬性分成《博觀通識:國立研究型大學》、《博觀通識:國立大學》、《博觀通識:私立大學》、《博觀通識:科技大學》。其中,《博觀通識:國立研究型大學》包括: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陽明交通大學、中央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博觀通識:國立大學》包括:金門大學、屏東大學、暨南國際大學、高雄師範大學、臺中教育大學、臺北大學、臺灣海洋大學。《博觀通識:私立大學》包括:逢甲大學、中原大學、大葉大學、輔仁大學、中國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中華大學、靜宜大學、東吳大學、大同大學、銘傳大學。《博觀通識:科技大學》包括:臺灣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勤益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臺中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慈濟科技大學、亞東科技大學、長庚科技大學、弘光科技大學、嶺東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學。

最新教育學術

【張俊明專欄】AI競爭新格局-美國戰略調整與台灣機遇

DeepSeek的出現無疑為全球AI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與挑戰,特別是在中美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國在AI技術上的迅猛進展,尤其是DeepSeek的成功,標誌著中國不再只是全球科技的一個追隨者,其創新能力和實力已逐漸成為世界的焦點。在DeepSeek所展示的技術實力中,將迫使美國對其在AI領域的戰略進行調整。川普政府曾經強調美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領導地位,DeepSeek的崛起可能會造成美國市場加速內部改革,美國的科技大咖和政策制定者也必定面臨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科技合作方向,這不僅是一場全球科技技術上的競賽,更是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博弈。

療癒畫醫蔡惠君《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3月25日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展出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有「療癒畫醫」之稱的蔡惠君,以多元身份穿梭於生命的不同場域,蔡惠君為執業中西醫師,也是詩人、畫家與創作歌手,褪下醫師袍後以畫筆探索內心世界,用色彩抒發對人生的感悟。3月25日起,將在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將完整呈現她獨特的藝術語言。

【張俊明專欄】一把無名火燒了整片功德林

知名新創企業「雲云科技(CuboAi)」一起令人震驚的悲劇。公司負責人因理念分歧與壓力爆發,在會議中持刀刺殺技術長,最終導致技術長不幸身亡,自己也重傷送醫。這起事件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失衡的慘劇,更折射出新創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極端壓力與內耗。然而,這場悲劇的象徵意義遠不止於此。當我們回望當前的台灣政治局勢,亦可見類似的內部鬥爭正在上演。就如當前,執政的民進黨大動作發起針對多名在野黨立委的罷免行動,這不僅是政黨競爭的延續,更凸顯朝野權力鬥爭的白熱化。無論是新創企業的內鬥,還是台灣政壇的惡鬥,當理念分歧無法透過理性溝通解決,當權力爭奪超越了組織穩定的底線,一把無名火便可能燒毀整片功德林。

TIMTOS 2025盛大開展 AI領航邁向智慧製造新時代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今(3)日起一連6天於南港展覽館1、2館及台北世貿1館盛大展出,TIMTOS本年總計吸引超過1,000家廠商,使用6,100個攤位,該展以「Integrate to Innovate」(整合創新,智造未來)為展出主軸,聚焦AI與機器人、智慧製造及節能永續,引領全球工具機業者開創半導體、電動車、醫療、航太與綠能等五大應用領域商機,為全球最具指標性的智慧製造暨工具機專業展。

發掘人力寶藏!中彰投分署首辦中部最大規模「尚勇2025中區45⁺就業博覽會」3/14登場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企業人力資源布局迎來新挑戰,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力的有效運用成為關鍵。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攜手臺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政府,首度舉辦中部規模最大的「尚勇2025中區45⁺就業博覽會」,特別精選37家企業、開發近1500個友善職缺,提供職場導師、就業輔具、設計專屬職務,以及彈性工時等多元化職務再設計措施,讓45⁺求職者能在友善職場環境中安心續航。3月14日,就博會將於臺中市朝馬國民運動中心登場,現場六大專區整合求職、培訓與職涯規劃,助45⁺求職者掌握新機遇,開創精彩第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