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明專欄】一把無名火燒了整片功德林
記者:台灣新聞中心
新聞分類:專欄論壇
更新日期:2025-03-20 23:40:00
-
-
文字級數:
知名新創企業「雲云科技(CuboAi)」一起令人震驚的悲劇。公司負責人因理念分歧與壓力爆發,在會議中持刀刺殺技術長,最終導致技術長不幸身亡,自己也重傷送醫。這起事件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失衡的慘劇,更折射出新創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極端壓力與內耗。然而,這場悲劇的象徵意義遠不止於此。當我們回望當前的台灣政治局勢,亦可見類似的內部鬥爭正在上演。就如當前,執政的民進黨大動作發起針對多名在野黨立委的罷免行動,這不僅是政黨競爭的延續,更凸顯朝野權力鬥爭的白熱化。無論是新創企業的內鬥,還是台灣政壇的惡鬥,當理念分歧無法透過理性溝通解決,當權力爭奪超越了組織穩定的底線,一把無名火便可能燒毀整片功德林。
新創企業的技術長,肩負著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的使命,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角色,也是企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靈魂人物,從技術架構的設計,到產品的優化與市場應用,技術長的決策與專業,直接影響企業的未來方向,因此,當企業內部無法有效溝通,企業負責人與技術長理念不合,甚至陷入極端對立,企業將面臨嚴重的動盪,甚至可能導致企業崩解。
國家治理亦然。國家的發展,仰賴政策的制定與執行,而這一過程主要透過政府部門與立法院的協作來實現。無論是政治、外交、經濟、教育、財政等重大議題,都需要相關部會的研擬,並經立法院立委提案、審議、三讀通過後,才能成為國家治理的法源依據。在這個過程中,立法機構與政府部門的角色,正如同企業的技術長,他們掌控著國家政策的未來走向,決定了國家能否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環境中持續發展。然而,當新創企業內部矛盾激化,技術長遭受壓力排擠甚至被消滅,企業將失去創新與發展的動力。同樣地,當台灣政治環境陷入惡性鬥爭,立法機構的正常運作被扭曲,政策制定被政黨鬥爭取代,國家治理也將陷入停滯甚至倒退。
政治層面亦然,台灣的民主發展歷經艱辛,如今已建立完整的選舉制度與民主機制。然而,近年的政治發展卻顯示出嚴重的內部消耗,政黨間的鬥爭已從政策辯論轉向無休止的權力競爭。尤其當前民進黨發動對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的罷免案,其根本邏輯並非政策上的對立,而是政黨鬥爭的延續。
以史為鑑,《資治通鑑》記載唐朝安史之亂後,朝廷內部宦官與大臣相互傾軋,國家資源被消耗於內鬥,而無力應對外部威脅,導致唐朝國勢日衰。台灣當前的政治生態亦有類似之處,政黨鬥爭日益惡化,公共資源過度消耗在權力爭奪上,而非用於提升人民福祉。當罷免權變成政黨鬥爭的工具,而非人民監督政府的手段,民主機制便逐漸變質。就如同新創企業內部鬥爭導致決策失衡,台灣政壇的惡鬥也可能使政府失去治理效能,最終損害的將是整體社會的發展。
然而,民進黨近年來的政治操作卻不斷將台灣帶入內耗深淵。當權者以民主之名,行黨派私利之實,利用罷免制度來削弱在野勢力,這種「以政治鬥爭為目的的政治」,已經嚴重侵蝕了台灣民主的根基。選舉制度的存在,是為了體現民意,而非淪為政黨互相角力的工具。如果這種惡劣的政治風氣持續蔓延,台灣將陷入無止盡的政治鬥爭,最終犧牲的,將是人民的福祉與國家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