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世界心臟日 全球護心家家齊心
記者:吳宇善
新聞分類:健康樂活
更新日期:2011-09-19 15:00:00
-
-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吳宇善台北市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將於10月2日下午在美麗華百樂門百貨-水舞廣場舉辦「全球護心,家家齊心」闖關園遊會活動,以全球七大洲為主題設計闖關遊戲來提升民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認識,歡迎市民踴躍參加!
今年世界心臟日主題「One World, One Home, One Heart」,呼籲照護心臟健康由家庭開始,擴到大全球的每個角落。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成長,醫療科技發達使臺北市民平均餘命延長,臺北市98年底平均餘命已達82.5歲,男性:80.19歲,女性:84.84歲(99年臺北市衛生統計年報),但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改變,吃多、動少,加上生活緊張等因素,致罹患心血管疾病者,有日益增加與年輕化的趨勢。
根據臺北市99年衛生統計,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與高血壓性疾病,分別為北市第2、3、9位的死亡原因,其死亡百分比各佔11.45、6.96、2.8,合計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百分比為21.21%,亦即本市每5名死亡個案中,即有1名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在家庭中,除了高齡長者容易是心血管疾病候選人,自小寶貝誕生那一刻起,在父母盡心盡力為寶貝規劃未來的同時,「三高」也可能悄悄地攻破您嚴密的防線!根據研究顯示,體重過重及肥胖兒童,其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比率幾乎為正常體重兒童者的2倍,未來將提早當上各種慢性疾病的候選人。
而女性心血管疾病極易被忽視,而一旦被查出有心血管疾病,都已非常嚴重。多數女性都知道如何預防乳癌和皮膚癌,但大部分女性都不知道自己的膽固醇有多高、也不擔心是不是會心臟病發。許多女性都不知,疲倦、呼吸困難、噁心、身體不適、背痛和腹痛等,這些看似普通的症狀,很可能是你的心血管出現「疲態」的一個強烈信號!雖說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比男性晚10-15年,但就診時的表現往往比男性嚴重。
預防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齡、肥胖、運動不足、抽菸等,可歸納出三大要領即戒菸、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致力於透過多元管道,深耕健康生活圈,提供可近性戒菸服務、推動健康五蔬果及減重,鼓勵40歲以上民眾參與成人健檢。期待市民均能營造一個無菸、少油少鹽低糖健康飲食且活躍於運動的健康舒活家庭。
為了寶貝全體市民的「心臟」,活動現場由專業人員提供心血管相關風險評估與檢查,提供相關醫療諮詢與衛教資訊,期望達到推廣心血管健康防治觀念。
歡迎您帶著愉快的心情與家人同心共享一個健康的「世界心臟日」之旅,讓您更清楚如何保有一顆健康的心。歡迎大家踴躍前往,共襄盛舉!相關活動訊息可上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世界心臟日園遊會網頁(http://www.tsoc.org.tw/THF_web/news/news_info.asp)查詢,或電洽心臟基金會(2599-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