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2月 07日 星期四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歌手林小野專業斜扛上身 身兼歌手與教具機器人老師

記者:張俊明 新聞分類:產業科技 更新日期:2023-08-11 22:48:00

文字級數:
林小野身兼歌手與教具機器人老師。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在台中各大PUB擔任駐唱歌手15年的林小野,兩年前感受到資訊科技的演進快速,未來歌手甚至是樂團都可能被AI技術取代,開始去瞭解什麼是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也因為高職讀的是電子科,又對模型玩具很有興趣,看準教具機器人正在流行,就一頭栽進教具機器人的研究,結果玩出名堂,自拍機器人創作影片分享,獲得不少學校關注,邀請至學校培訓教具機器人種子教師,林小野目前仍在各大PUB駐唱歌手,也斜杠教具機器人老師,是知識與娛樂的專業雙棲青年。

今年41歲的歌手林小野,在PUB駐唱已有15年的資歷,兩年來投入教具機器人的研究與教學,他說高職讀的是電子科,而從小就喜歡玩音樂與模型玩具,他意識到資訊科技與人工智慧的發展,會改變社會與進入人類的生活,所以對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充滿興趣,他把喜歡的機器人模型,透過機構設計與圖像化程式,設計出動態行為,可做為機器人格鬥比賽與表演舞蹈的機器人,林小野並邀請真人舞群與機器人表演舞蹈拍成影片分享,獲得不少粉絲關注與支持。

林小野表示,在資訊科技的時代中,學校的傳統教育也逐漸朝向科技教育的方向發展,因此,有不少高中職與大學紛紛邀請他來指導學校的老師,以培訓機器人種子教師,將教具機器人做為學校科技教育的教學課程與學生的科技專題。

在教具機器人的學習歷程中,林小野很感謝一路上有很多貴人相助,其中,在教具機器人教學領域的名師陳秉宏,是開啟他在教具機器人學習與教學推廣的好朋友,而機盛科技公司的盧建邦老師,在林小野初期研究教具機器人時,很有耐心的指導他克服不少技術上的問題。林小野能在教具機器人的研發與教學,有更精進的成就,是有台灣格鬥機器人教父之稱的創造者科技公司胡哲瑋老師,在機器人的3D建模、機器人運動學及相關設備,不藏私的指導與協助。

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學系陳志成教授表示,國內產業從工業4.0已發展到全面AI的世界,就教育的角度來講,資訊科技與AI的技術,可以從小學習,畢竟當今社會已經進入網路的世界,孩子已身處資訊科技的環境中,對學習資訊科技有很大的幫助,教具機器人是學生進入資訊科技、物聯網很好的管道,目前有不少學校也將教具機器人用於專題教學,這是很正確的方向,教師運用創新教學設計,結合自造教育精神,來引導孩子「用腦思考、開心玩樂、動手實做」,培養創造力能力,也孕育未來綜合型人才。

最新產業科技

南投縣首家民間團體籌款自建專業長照機構大樓動土

【記者張偉成/南投報導】由社團法人南投縣紅十字會在榮譽理事長汪清倡議及理事長向恒達等眾多幹部會員志工共同努力下,歷經艱辛克服用地變更難關,更籌措多達約6,500萬元,大手筆打造綜合長照機構大樓,預計兩年內建成啟用,將是全縣首家由民間團體籌款自建,為南投縣已達全縣人口20.7%的老年長輩,亟需的長照服務注入活水新動能。

北市文化獎僅參考簡歷事蹟 參賽作品未被審閱引爭議

【記者張俊明/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第27屆「台北市文化獎」已經評審評選出四位得獎人,分別為台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文資學者米復國、牯嶺街小劇場掌門人姚立群以及紀實攝影詩人張乾琦等對文化發展具有貢獻者。但本屆台北市文化獎在評選過程被質疑有瑕疵,初選僅參考參選人書面資料,而未對參選人附件作品審核,有文化界人士認為台北市文化獎,獎金高達五十萬元,評審只依據書面資料就決定複選或淘汰,沒有慎重參酌參賽者所附成就作品及附件成就的水準與貢獻質量,會形同「作文比賽」。

亞洲最大焢窯樂12/3白河登場 體驗農村生活日常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芬)農村水保署臺南分署於今(12/3)日於臺南巿白河區將軍山農場辦理「農村大學堂 文化小日常-亞洲最大焢窯樂」活動,現場有超過100窯的焢窯野炊、採果、農村生活文化體驗等,吸引超過1500人參與活動。現場展現取之於自然、用之於生活的農村日常生活,例如石磨體驗、竹藝體驗、還有小朋友喜歡的童玩體驗。還有透過手作來認識常民文化的DIY體驗,例如竹編DIY、爆米香DIY、手作豆腐乳、年糕製作、竹水槍體驗等等,讓民眾能從活動中體驗過往農村生活樣貌,珍惜農村以前的生活文化。

烏日銀髮共生宅高齡新生活 中山附醫協力長輩生理機能活動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台中市烏日區打造的第一棟「合勤共生宅」,在交通上緊鄰台鐵烏日站與高鐵烏日站,在緊急醫療上鄰近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共生宅由合勤健康事業規劃,在2020年6月啟用後僅半年,其進住率迅就速六成,目前共生宅已近滿房,足見共生宅相當受到高齡長輩的歡迎,合勤共生宅結合健康、養護需求,以及共學、共創、共遊、共好、共食等模式,在台灣進入高齡化的社會,適合高齡者需求的新型態住宅。

彰化市老人互助聯盟「銀髮藝術聯展」開幕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彰化市老人互助聯盟「銀髮藝術聯展」,11月29日起至12月12日止在彰化市婦女學苑(旭光路69號2樓)熱烈登場,展出時間為周二至周六上午8時30分至下午8時30分、周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周一休館),29日下午2點舉行開幕典禮,市長林世賢歡迎大家踴躍前往觀賞。

觀看熱門新聞

烏日銀髮共生宅高齡新生活 中山附醫協力長輩生理機能活動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台中市烏日區打造的第一棟「合勤共生宅」,在交通上緊鄰台鐵烏日站與高鐵烏日站,在緊急醫療上鄰近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共生宅由合勤健康事業規劃,在2020年6月啟用後僅半年,其進住率迅就速六成,目前共生宅已近滿房,足見共生宅相當受到高齡長輩的歡迎,合勤共生宅結合健康、養護需求,以及共學、共創、共遊、共好、共食等模式,在台灣進入高齡化的社會,適合高齡者需求的新型態住宅。

北市文化獎僅參考簡歷事蹟 參賽作品未被審閱引爭議

【記者張俊明/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第27屆「台北市文化獎」已經評審評選出四位得獎人,分別為台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文資學者米復國、牯嶺街小劇場掌門人姚立群以及紀實攝影詩人張乾琦等對文化發展具有貢獻者。但本屆台北市文化獎在評選過程被質疑有瑕疵,初選僅參考參選人書面資料,而未對參選人附件作品審核,有文化界人士認為台北市文化獎,獎金高達五十萬元,評審只依據書面資料就決定複選或淘汰,沒有慎重參酌參賽者所附成就作品及附件成就的水準與貢獻質量,會形同「作文比賽」。

彰化市老人互助聯盟「銀髮藝術聯展」開幕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彰化市老人互助聯盟「銀髮藝術聯展」,11月29日起至12月12日止在彰化市婦女學苑(旭光路69號2樓)熱烈登場,展出時間為周二至周六上午8時30分至下午8時30分、周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周一休館),29日下午2點舉行開幕典禮,市長林世賢歡迎大家踴躍前往觀賞。

漢翔岡山廠近三年節電量已超6百萬度 獲經濟部節能標竿銀獎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甫獲得「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獎」及「國家企業環保獎」的漢翔公司,11月29日再獲經濟部「節能標竿銀獎」殊榮,由王美花部長親自頒獎,漢翔發動機事業處王芳華處長受獎。

亞洲最大焢窯樂12/3白河登場 體驗農村生活日常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芬)農村水保署臺南分署於今(12/3)日於臺南巿白河區將軍山農場辦理「農村大學堂 文化小日常-亞洲最大焢窯樂」活動,現場有超過100窯的焢窯野炊、採果、農村生活文化體驗等,吸引超過1500人參與活動。現場展現取之於自然、用之於生活的農村日常生活,例如石磨體驗、竹藝體驗、還有小朋友喜歡的童玩體驗。還有透過手作來認識常民文化的DIY體驗,例如竹編DIY、爆米香DIY、手作豆腐乳、年糕製作、竹水槍體驗等等,讓民眾能從活動中體驗過往農村生活樣貌,珍惜農村以前的生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