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7月 27日 星期六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臺北市南港生技產業聚落開發計畫興建營運移轉案簽約 柯文哲:創造的年產值超過500億元

記者:張俊明 新聞分類:台灣在線 更新日期:2018-05-01 09:00:00

文字級數:
臺北市南港生技產業聚落開發計畫興建營運移轉案簽約 。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臺北市長柯文哲30日上午出席「臺北市南港生技產業聚落開發計畫興建營運移轉案簽約記者會」,柯文哲表示,他常提到「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感謝世康開發的黃茂雄董事長與臺北市政府合作,這是北市府第二個大型BOT案,預估將可創造3,100名就業人口,帶動生技產業年產值超過500億元,對整個臺北市生技產業發展有更大的幫忙。

柯文哲說,臺北目前產業發展有二個重點,一個是ICT(資通訊),另一個則是Biotech(生物技術產業),這兩個剛好是以前聯考時代甲組跟丙組的第一志願,就是電機系跟醫學系。他認為,ICT這一塊表現的非常好,但Biotech卻沒有預期賺的那麼多,但他覺得在生物技術產業累積相當大量的人才,這一塊很有機會,所以臺北市把ICT、Biotech列為產業發展的二個重點。

柯文哲提到,目前整個臺灣生物技術產業總值49%在臺北市,表示臺北市本來基礎就很好,「北市南港生技產業聚落BOT案」是中央跟地方合作、政府與民間合作很好的例子,現在行政院「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中有一個「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南港新藥研發聚落」,因此市府在完成西區門戶計劃後,主力將在東區門戶計劃。

柯文哲指出,東區門戶計畫中有很多子計畫,包括交通、生技、會展、文創、音樂、軟體等等,今天的主角是「南港生技聚落BOT基地」,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本來就是臺灣生技醫藥研發重鎮,現在再蓋下去,以戰略思考而言,中研院的國家生技園區還缺什麼,就會在這個BOT案再做。

柯文哲說,在南港機場旁的衛福部還有一塊地,將來還可以做為生技大樓,所以已經把臺北市未來20年的生技產業重鎮畫好,就是國家生技園區、南港生技聚落再到生技大樓,這是有戰略重鎮的思考,看有需要就一步一步開展過去。

柯文哲表示,整個東區門戶計畫當然不止於交通和生技,像國家發展中心二期,還有今年把南港瓶蓋工廠跟立法院交換,兩邊無償撥用開始施工,所以南港瓶蓋工廠作為青創基地,不久將可以開幕,另外北部流行音樂中心明年也可以正式開幕。

柯文哲表示,今天是配合中央「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跟臺北市東區門戶計畫的結合,除了中央與地方合作,另外也考慮政府與民間的合作,北市府積極在處理,但也要聽民間的意見,「北市南港生技產業聚落BOT案」開了11次座談會,來決定產業佈局及策略重鎮,還有如何併入東區門戶計劃的整體開發,這都有其考量。

柯文哲表示,這塊BOT案的位置相當好,面積逾1.5公頃,南側鄰近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等生技醫藥研發重鎮,北側可連結現有內科、南軟兩個北市產業群聚最為熱絡的園區,西側有生醫產業法令主管機關的衛福部食藥署,如有工廠需要,汐止還有工業區;此外,因鄰近南港車站,具有三鐵共構交通樞紐的優勢,可迅速對接外縣市生技園區,從南港到竹北連成一氣,足具產業發展優勢。

柯文哲說,去年11月13日甄選出「世正南港生技園區合作聯盟」為最優申請人,經過四次議約會議,於今年1月17日完成議約,最優申請人並依約於107年3月23日籌設「世康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將設置5,000坪以上的「育成中心」,以及12,000坪以上「產業空間」,並結合工研院,以及引進生技新創企業與發展純熟之多元產業企業,把臺灣整個生技產業最重要的都帶進來,預估將可創造3,100名就業人口,帶動生技產業的年產值超過新台幣500億元。

會後,柯文哲接受媒體聯訪時,記者提到今天的簽約計畫跟蔡總統日前啟動的五加二計畫,是否有所同步?柯文哲表示,這些事情跟行政院方面事先都有連絡。記者追問,這些計畫是否有跟蔡總統及賴院長談過?柯文哲表示,一般來說,都是跟主管科技的政務委員還有相關部會談,沒直接到院長和總統的層級,都是由專業部門在處理的。

記者轉而請教黃茂雄董事長,為何敢跟柯市長合作BOT?黃茂雄董事長表示,他跟柯市長不熟,但經過這二年多的觀察,他覺得柯市長還是相當清楚,為政要有睿智,這個是社會所需要的,柯市長是一天比一天更進入情況,所以當他們要開始(這計劃)的時候,柯市長可以完全的掌握,所以就跟北市府配合。黃茂雄也說,10年前跟經濟部合作時,經濟部也還不是很清楚什麼是軟體的東西,但經過共同傾力合作、共同學習,他想憑這點信心,就開始在做。

對於剛剛黃董事長提到剛開始跟政府機關合作有點害怕和擔心,記者詢問柯市長這三年有做什麼樣的努力嗎?對此,柯文哲表示,其實就是規則訂清楚,他覺得以前的政治要模糊,但他是外科醫生,一切都是很清楚的,一切照規則走,而且在產業要做BOT前,有11次的產業座談會,所以會先做很清楚的調查研究,倒底要幹什麼,整體戰略規劃都有了,所以他認為,政府和民間一定要合作,但就是大家先把規則講清楚;他提到,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公開透明,所以整個議約過程黃董事長都很清楚,市府不會亂七八糟,一切公開透明,所以他從來都不怕議會質詢BOT案。

對於國民黨即將在5月2日推出臺北市長人選,記者詢問民進黨是否會找他談禮讓的部分?柯文哲表示,這種問題每天都不一樣,但他的答案都一樣,就是把每天的事情做好就好,外面的事情又不是你可以控制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已。

有關民進黨方面一直強調的臺灣價值,管中閔說難道執政者的臺灣就是貪得無厭,記者詢問他是否認同管中閔這樣的說法?柯文哲表示,他認為臺灣價值還是要正面表列,用健康正面的態度來講,所以他才說臺灣價值不管是民主、自由、多元、開放還是清廉勤政愛鄉土,這是用種正面的態度來講。他個人可以理解管中閔在這種情形下,要心平氣和其實是不容易的。

有關國民黨臺北市長人選部分傳出部分聲音希望開放選項,記者詢問此舉是否對他是種壓力?柯文哲說,他還是一樣的答案,每天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好。

記者問到他跟民進黨是否是準盟友身份?柯文哲表示,活在世界上的合作,不可能100件都合作,不過常常是這樣,「朋友要多、敵人要少」,就是爭取最多的朋友,只能做到這裡而已。對於有55位里長力挺立委姚文智?柯文哲認為,不需要去為難別人,以他的個性是這樣,他在當市長要動員多少里長都有,但何必為難人家。

記者詢問既然他說「敵人要少,朋友要多」,那他要如何消除民進黨基層的反彈?柯文哲說,深呼吸,放輕鬆,每天該做的事情做好就好。

有關民進黨北市議員被下封口令,不准在再對民進黨禮讓柯市長一事發言,他的看法如何?柯文哲表示,這種消息都沒有辦法被證實,其實臺灣還是民主自由的國家,百花齊放,坦白講,這個國家怎麼下封口令,這很困難。

記者詢問他會不會覺得做「柯黑」壓力很大?柯文哲回答,人活在世界上那一天沒有壓力?「柯黑」有壓力,「柯粉」也有壓力,一樣嘛!

記者提到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日前跟市長便當會時,有聊到臺大校長事件,當時聊天內容是怎樣?柯文哲表示,他吃飯很快,所以吃飯聊天的內容都記不太起來,都忘掉了。他笑說,常常是這樣,如果問他兩個星期前跟人家講了什麼,他都要想老半天。

針對教育部駁回臺大校長遴選案一事,記者詢問他是否與朱立倫的看法一致?柯文哲表示,政府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今天不讓管中閔上任,那遴選委員會是否要重新遴選?或是臺大就沒有校長?他提起李前總統曾說「不滿意但可以接受」,他擔任臺北市長這三年的心得就是可以做到「不滿意但可以忍受」就阿彌陀佛了,很難做到大家都接受,但在不滿意當中,國家還是要繼續前進。

柯文哲說,這個事件以他外科醫生的角度來說,教育部要有下一步。他也提到,剛才黃董事長說柯文哲這三年的進步就是越來越務實,人民選他來當臺北市長,是來解決問題,不是製造問題。

對有議員表示臺北市政府派幽靈代表簽約兩岸城市龍舟文化交流,是否有漏洞?柯文哲表示,他不清楚,但不要急著懷疑部下,公務員都有一定水準,一定會做到合法合理,這題要請體育局長回答。

最新台灣在線

大葉大學開訓 強化企業永續競爭力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彰化縣政府指導、彰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主辦,大葉大學承辦的「2024少年頭家養成學院」,21日在大葉大學舉辦開訓典禮,彰化縣副縣長林田富、彰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洪榮章、彰化縣卓創精英會理事長林庭暐、彰化縣青年文教活動推廣協會楊曜聰理事長等人都到場勉勵年輕少年頭家提升接班實力,帶領企業邁向永續經營。

山海戀 高雄情 籌辦淡江大學校友總會 2024會員代表大會 高雄市校友會模擬踩點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淡江大學校友總會 2024會員代表大會]11月23~24日兩天將於高雄市舉辦,為了辦好這次活動,負責籌辦的[高雄市淡江大學校友會]歷經前幾個月的籌辦會議後,在本月21日安排行程踩點和模擬演練。全程隨行的[淡江大學校友總會]總會長陳滄江表示,看到[高雄市校友會]龐大堅強的籌備陣容,為總會活動盡心盡力,相信這次在高雄市舉辦的[淡江大學校友總會 2024會員代表大會]一定會非常[順利、圓滿、成功]。

低碳城市推動有成! 中市建設局績效第一榮獲3獎項肯定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台中市政府每年度辦理各局處推動低碳城市及永續發展績效考核,建設局種樹增綠、推動公私協力植樹運動、增加全市公園綠地面積、汰換LED節能路燈等多項指標執行績效優異,獲得「台中市政府溫室氣體管制執行績效考核」甲組「績效優良獎第1名」及「創意貢獻獎」雙獎肯定,並在「台中市政府永續發展業務執行績效考核」永續環境組獲得「永續績效獎第2名」佳績。市長盧秀燕日前特別頒獎肯定建設團隊的專業與努力,為市民帶來幸福宜居的生活環境!

《博觀通識》出版 全人培育新思維 通識教育里程碑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中程計畫(IGER)聚焦21世紀臺灣的大學通識教育,由IGER計畫和大葉大學主辦,並與國家圖書館合辦,於7月18日下午假國家圖書館舉行「《博觀通識》講座暨專書出版發表會」暨開幕會。考試院院長黃榮村、前教育部部長蔣偉寧、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亞東科技大學校長黃茂全、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李明安、金門大學副校長陳奇中、臺東大學前校長劉金源、成功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羅竹芳、高雄科技大學院長楊碧藍,多位通識學會會士以及多校通識教育主管共襄盛舉,一同見證臺灣通識教育邁向下一個嶄新格局的20年!

AI造成您的焦慮了嗎?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管系王怡舜教授組織跨校團隊研發AI焦慮評估檢測系統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近年來人工智慧(AI)科技快速發展與應用普及,人們生活與工作幾乎都和AI密不可分,例如交通科技執法、車牌與人臉辨識、智慧客服。隨著生成式AI (例如ChatGPT)的誕生,更是讓AI應用進入另一階段,AI已經宛如一位具有高度知識與創作能力的專業人才,無所不在AI時代已經來臨了。雖然人們享受到AI所帶來的好處與便捷,但AI也造成人們的壓力,進而產生多種憂慮感,包括擔心工作職位被AI取代的憂慮、擔心無法學習與瞭解最新AI知識的憂慮、擔心AI被誤用造成損失的憂慮,以及恐懼仿人型機器人的憂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