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兒童的幸福 與家長的健康認知密不可分
記者:黃文志
新聞分類:健康樂活
更新日期:2013-03-30 18:00:00
-
-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黃文志/台中報導)過胖搭機要多付錢?由於行李過重要多繳錢,所以,有挪威學者倡議對體重過重的人,會讓飛機耗油增加,也應該要多付點錢,雖然引發爭議,卻凸顯「肥胖」的確不容忽視。替國內界定兒童與青少年肥胖標準的小兒科教授陳偉德醫師推荐『四階段積極減重計畫』,他發表表示,能激發肥胖小孩與家長的健康認知,受到醫界廣泛的重視。
中國醫藥大學今日表示,在台灣地區尚無界定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前,副校長陳偉德教授率先引進重高指數作為簡易兒童體位評估法,訂定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治療準則;隨後,新創依健康體適能篩選健康個案訂定之生長曲線圖,經衛生署採納為台灣地區兒童及青少年定義肥胖標準,沿用至今。
曾擔任北港媽祖醫院院長的陳偉德教授表示,肥胖的基本成因除了少數例外,皆係長時間熱量的攝取超過熱量的消耗,多餘的熱量以脂肪的形式貯存於體內,使體內儲存的脂肪組織超過正常狀態而造成肥胖,學術界的共識是以身體質量指數(BMI) 作為診斷標準;因此,對於肥胖問題不宜僅以「少吃一點、多動一些」來應對。
率先在醫院成立臨床營養小組的先導者陳偉德教授說,理想的兒童或青少年減重計畫,必須包括維持正常的身高生長、安全的生理代謝、保存瘦體質 (lean body mass) 及儘可能減少飢餓感,而且不致於引起精神上的問題;所以,兒童或青少年減重計畫至少應該包括四大部份:飲食、運動、行為矯正、和父母及朋友參與。
陳偉德教授針對肥胖處置發表的『肥胖兒童及青少年之篩檢與四階段積極減重計畫』,第一階段是增強型預防;經由改變飲食和運動的生活習慣,控制體重不再增加,並且藉由身高之正常成長,而改善BMI值。第二階段是架構式減重;藉由分析飲食與運動日誌的內容,採取監督行為、控制誘惑、變更進食過程、支持與鼓勵、認知重建等行為矯正的方法,達成體重不增或下降的目的。
第三階段是全方位介入;透過專業的減重中心具有多學科的處理兒童肥胖經驗的團隊,負責監控肥胖的醫學問題,共同形成肥胖兒童家庭的一個支援聯盟。第四階段是醫學中心的介入,針對嚴重肥胖的年青人,考慮減重代餐、極低熱量飲食、藥物治療及減肥手術等合宜的處置。
陳偉德教授並彙整肥胖診斷及評估原則,修改自己著作繪製並為衛生署採用的「過重/肥胖兒童與青少年之篩選及處理流程」,新增入「四階段積極減重計畫」,成為新的「兒童及青少年肥胖之篩檢及處置流程圖」,提供開業醫師至醫學中心之專科醫師,皆能在不同的時期,扮演積極的角色,希望做為臨床上診療肥胖的參考,共同為防治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