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12月 04日 星期三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張俊明專欄】HRBP(一)淺談 人力資源業務夥伴

記者:張俊明 更新日期:2024-05-22 04:00:00

這一季我想寫些有關 HRBP人力資源業務夥伴的系列專欄,多年前接觸HRBP時,就覺得很熟悉,深入瞭解後,發現這跟我20年前把法務與財務專業納入行銷培訓的課程內容概念,根本如出一徹,只是法務、財務、人資,專業服務的不同,都是BP,都是業務夥伴。

【楊國聰專欄】賴清德訪美意題與選舉之影響分析

記者:台灣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2023-08-15 15:23:00

賴清德副總統此次擔任總統特使訪問友邦巴拉圭,去回程過境美國,分別為紐約與舊金山,賴清德為何此時到訪問巴拉圭,可謂醉翁不在酒,最大目地是過境美國,了解美國政界對他的支持與信賴度等等。綜觀賴清德從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共出訪美國3次,檢述如下1.2020年2月以準副總統身份,加國家祈禱早餐會,進白宮國安會歐布萊恩,與川普/彭斯同場。2.2022年1月以副總統身份參加宏都拉斯新總統就職,過境洛杉磯與舊金山,跟美眾議長裴洛西等17位跨黨派參眾議員視訊。3.2023年8月,以副總統身份參加巴拉圭新總統就職,僑界活動,去程AIT執行理事接機,回程AIT主席接機。

【張俊明專欄】政治分贓如包裝毒藥糖衣假象的拔蘿蔔

記者:張偉成 更新日期:2022-02-08 10:00:00

今年2022是選舉年,年底縣市長及縣市議員選舉,民主國家選舉應是選賢與能,而不是選一個比較不爛的,台灣的選舉制度與政治生態很畸形,該被監督的縣市首長與應替人民監督政府的同黨縣市議員,在選舉期間為生命共同體的綁在一起,很難想像當選後如何酬庸與形成行政共犯結構,反應政客照妖鏡的寫照,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政治,已是公開的包裝毒藥糖衣假象。

【專欄評論】調解功能 別國處理國際商務糾紛 台灣處理街頭巷尾車禍
(文:張俊明 / 臺中市調解委員) 無論『服貿』你支不支持,台灣與世界接軌中,國際事務及商務貿易上的互動將有增無減,台灣的企業遇有國際商務紛爭而進行訴訟時,多呈弱勢的一方。世界先進各國及亞洲鄰近國家,在許多紛爭訴訟前,均鼓勵先採行ADR替代性糾紛解決方式,如仲裁或調解。
【專欄評論】請林飛帆回到體制內選總統
(亞洲經濟通訊社/蔡宗憲)330凱道反服貿活動昨日平和落幕,雖然沒改變到什麼,但仍值得肯定。另外也可預見,部分媒體又將開始大力吹捧黑潮,把上街人頭倍數化、把學生領袖化、把領袖神格化、把非法民主化。服貿到底有何利弊?先不管它,反正各吹各的調,熱鬧就好。
【專欄評論】仇中親中時代焦點 政治經濟文化糾葛
(文:李 彌 / CILTA中華國際物流與運輸經營協會理事長) 高中畢業了,背一只行軍袋,一床家中使用過的棉被,幾件還繡有東中學號的制服,到台北讀大學。袋中沒有書,因高中課本都讀過了,到大學會有新課本。滿足,幸福與光榮。部分虛榮來自村理賣菜林家的兒子考上大學但交不起學費,只好在家幫忙賣菜等兵單再說。
【專欄評論】「反政府」還是「反服貿」
(亞洲經濟通訊社/蔡宗憲)「反服貿」學生占領立法院隔天,場外突然出現一朵朵向日葵,媒體因此定調為「太陽花學運」,讓活動補上主軸,很好,只不過時間慢了半拍,很妙。可以預見,此後歷史上又多出了好幾個名字,陳為廷、林飛帆、魏揚,這正是媒體與一般人想要的,至於法案的討論與影響,由於沒有畫面與話題性,普遍不受歡迎。
【專欄評論】「反服貿」到底為何而戰?
(亞洲經濟通訊社/蔡宗憲)「反服貿」抗爭行動越演越烈,繼立法院後行政院也被攻佔,最後官方派出鎮暴警察與水車執行清場,上演大家最不樂見的流血衝突。會走到今天,皆是前面一連串惡性循環的苦果,如果社會大眾仍把焦點放在單純的「警民衝突」,那台灣真的是沒救了。
【專欄評論】今天你「公民」了嗎
(亞洲經濟通訊社/蔡宗憲)服貿爭議學生持續占領立法院,電視新聞台全天候跟進的盛況,並不亞於去年的洪仲丘事件,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並不是今天才推出,在野陣營或媒體應有足夠的時間針對內容本質監督,進行討論並提出質疑,甚至包括批評與抗爭,絕對都是民主社會可以接受的範圍。
《讀者投書》台灣政治紛擾 祈願寄望下一代
(文:城東 / 臺中讀者) 我很肯定的說,儘管台灣的政治紛擾,但是整體生活環境還不錯雖說台灣經濟景氣欠佳。但我所看到的都是享受著流行育樂美食的人,在燈紅酒綠鼎王鹽選王品胖達人都是市井小民。
【張俊明專欄】 這是一篇幾乎不及格的報告
那篇「最近又上了一些非營利組織的課,發表一下心得」是非營利組織管理專題每週要繳交的心得報告之一。
【專欄評論】審究事實真相及兩造爭議之所在─ 談調解調查
鄉鎮市調解委員會為勸導當事人雙方,在民事事件或刑事告訴乃論案件中,能互相讓步以避免纏訟,調解委員就爭議事件勸導當事人以和為貴達成和解,協助雙方就爭議事件扮演第三方公正人,進行調解協商、從中斡旋,期讓雙方能以和解收場。
《讀者投書》坐以待斃的臺灣人?
(文:陳梓明/中國) 臺灣面對的所有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問題,就是兩岸問題!
臺灣的經濟,與大陸相關的比重,足夠說明這一切!說明臺灣人離開大陸。經濟將脫離世界經濟的主流,邊緣化!這是臺灣人能接受的嗎?
所以臺灣人其實只有兩個選項,拖延和接受。

今日 昨日

目前尚無新聞

昨日尚無新聞